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研究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uro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的新一代领导人极其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在多个场合进行了细致阐述并提出明确要求。以“三个倡导”为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营养、在价值多元化中寻求共识、在交流互鉴中共建人类文明。因此,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全体公民积极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这不仅能充分激发全社会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能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步伐。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建设栋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直接会影响了国家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能否顺利实现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重点在于端正参与主体对事物的感观,促使其逐渐形成知行合一的高尚品格,从思想到行动都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社会信仰确立和人格塑造最好的阶段,广大教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和教学之中,点燃大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自觉追求,使其从内心深处愿意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着重分析了大学生这一关键性的群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现状、问题以及对策。首先对价值观层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尤其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同时进一步论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研究的目的。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并从国内与国际等多个角度探讨目前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要因素。最后从夯实大学生价值认同的理论基础,营造大学生情感升华的文化氛围,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具体途径和对策。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现状、问题、对策三个角度,以高校在校大学生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所出现的方式方法、形式行为等方面困难与问题,并且在准确把握大学生认同与实践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出有创造力的宣教方式与教育手段,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其他文献
新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注释基本上是成功的,但其中也不无可商榷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只能通过参照前人的古注、严格区分语义注释和文意注释等途径逐步解决.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任务。高校学风建设工作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并最终关
《泰语》作为商务英语本科(国际乘务方向)学生四门泰语相关课程的先导课,其教学效果对该专业学生掌握泰语及泰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但由于该课程开设时间短,教学实践不足,使得教学效果
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的主题和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因此,客观反映高校教学质量,并提升其水平必然成为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共同诉
<正>崂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濒临东海,素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崂山又称"劳山"、"劳盛山"、"牢山"
期刊
辛亥荣县独立时间考吴达德关于辛亥荣县独立时间,近年出版的有关论著多认定是1911年9月25日。这一观点源自吴玉章所著《辛亥革命》一书:勺月25日(八月初四),我和王天杰等在城内召集各界开会
鉴于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新思路。基于此思路,应采取树立全新的学生观、营造创业氛围激发创业意识、培训和提升教师的创业
从1991年第一个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设立至今,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种类从少到多逐步发展的过程。特别是2009年以来,随着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以及全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如何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实现人才培养与
在目前这个日益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成为时代的发展趋势,大学生作为创新的主体,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高校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的形势,中央与地方政府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