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的新一代领导人极其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在多个场合进行了细致阐述并提出明确要求。以“三个倡导”为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营养、在价值多元化中寻求共识、在交流互鉴中共建人类文明。因此,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号召全体公民积极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这不仅能充分激发全社会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能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步伐。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建设栋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直接会影响了国家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能否顺利实现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重点在于端正参与主体对事物的感观,促使其逐渐形成知行合一的高尚品格,从思想到行动都能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社会信仰确立和人格塑造最好的阶段,广大教师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教育和教学之中,点燃大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自觉追求,使其从内心深处愿意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着重分析了大学生这一关键性的群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程度现状、问题以及对策。首先对价值观层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尤其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同时进一步论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研究的目的。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并从国内与国际等多个角度探讨目前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要因素。最后从夯实大学生价值认同的理论基础,营造大学生情感升华的文化氛围,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具体途径和对策。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现状、问题、对策三个角度,以高校在校大学生为切入点,详细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所出现的方式方法、形式行为等方面困难与问题,并且在准确把握大学生认同与实践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出有创造力的宣教方式与教育手段,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