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能源消费NOx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1990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NOx排放主要来源于能源消费,因此需要准确把握能源消费NOx排放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这对制定科学的减排措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夜间灯光数据在碳排放研究中已有广泛应用,这为同是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的NOx排放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夜间灯光数据在NOx排放的应用中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中国的数据,对NOx排放与夜间灯光的关系进行了新探索,试图建立两者之间的合理模型,以便通过夜间灯光数据来估算中国市级尺度的NOx排放,并对市级尺度NOx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估算模型的比较,本文建立了夜间灯光数据与省级NOx排放数据的二次多项式模型,估算了我国市级尺度NOx排放量,并结合统计数据进行了精度验证。在此基础上利用探索性空间自相关法研究了省级和市级尺度NOx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基于空间回归模型分别探讨了省级和市级尺度上能源强度、人口、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对NOx排放的影响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6年我国能源消费NOx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自2011起逐年下降,直到2016年。火力发电、工业、交通运输是我国能源消费NOx产生的三个主要经济部门,煤炭是最主要的燃料排放源。(2)2000~2016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能源消费NOx排放量呈现低水平,缓慢下降的特征,高排放区和高增长区域面积占比最小且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的发达城市。(3)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我国省级能源消费NOx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高-高”集聚模式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省份,“低-低”集聚主要分布在西部省份,分布格局相对稳定。(4)地级市尺度上的能源消费NOx排放也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从2000到2016年,空间集聚性显著增强。“高-高”和“低-低”是最主要的两种集聚模式,在数量和分布上都有明显变化。(5)无论省级还是市级尺度,能源强度、人口、人均GDP的增长都会显著促进能源消费NOx的排放,但同一影响因素在不同尺度的相关系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有所不同;第三产业占比的相关系数不显著,说明其对NOx排放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其他文献
生成模型的学习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研究问题,以理解和拟合真实图像数据分布为目的,以便于生成符合分布的新样本。深度学习以强大的计算能力得以拟合复杂的高维数据分布,其中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和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为两种基础模型,以二者为基础衍生出的生成模型可用于实现更为复杂的图像生成
目前网络用户和设备的数量处于剧增的趋势,网络规模的增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需要网络监视器系统来对网络进行监管,尤其在校园网拓扑中。然而目前基于数据包抓取和基于流量分析的网络监视技术都存在局限。结合研究现状和应用场景,本文自主设计一款基于FPGA的万兆网络监视器系统,旨在整体延时、监视全面性、硬件系统设计和资源占用率方面做出改进。系统架构以硬件系统板的FPGA为主ARM为辅,并结合PC和网页端。自主
近年来淋巴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由于淋巴瘤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患者往往不能在最佳的时机得到治疗。目前,淋巴瘤确诊的“金标准”依然是组织病理检查,该过程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在显微镜下操作,费时费力且易受医生的主观判断影响。因此,将图像处理技术与传统彩色病理图像相结合的病理诊断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但是传统彩色图像中的信息量有限,限制了诊断结果的精度。与传统彩色图像相
行进运动过程中,猫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发生大幅度变化以适应运动状态的需求,其中频率—电流关系(Frequency-Current Relationship:F-I关系)的变化是兴奋性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通常表现为F-I曲线的左移以及F-I曲线斜率的增加。这些变化反映出运动过程中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增加,以及神经元输入与输出信号增益放大的变化。关于F-I关系变化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相关报道,主要的结论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是计算电磁场的几种主要数值方法之一,已被广泛应用在各类电磁场问题的求解中。由于传统FDTD算法在时间和空间中心差分都采用二阶精度,在划分大尺寸网格后,数值色散随着网格尺寸增大而增大,这将导致仿真结果精度降低。本文以保守改进高阶时域有限差分法CM24(Conservative High-order Modified FDTD(2,4))为基础,即时间上采用二阶差分,空间上采
流体动力式发声器以其加工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漩涡哨是典型流体动力式发声器的一种。然而迄今为止,针对漩涡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气中,普遍采用宽频噪声模型分析漩涡哨的声辐射特性,对频率和声场相关信息研究较少。其次,对漩涡哨的发声机理研究鲜少,使其因低效率而限制了它的应用。考虑到漩涡哨腔体自身的旋转结构,使流体总速度具有三维矢量性,而切向速度可以改善漩涡哨的流场,从而提高哨的声辐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背景下,灾害风险已成为制约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一个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于一体的复杂庞大系统,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重大灾害风险区。然而单一灾种风险评价,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综合灾害风险防范的要求,多灾种综合风险研究已成为有效防范综合风险并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举措。城市韧性作为城市风险治理的新思路,其不仅关注灾害的应
作为水循环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土壤湿度是反映土壤水分状况和揭示旱涝最为直接的参数,在农业、水文、气象、生态等领域备受关注,准确获取时空连续的土壤湿度对提高天气预报精度、提升干旱监测预警能力、加强水资源管理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意义。但土壤湿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实测站点稀少等导致传统的土壤湿度站点观测资料稀缺且空间代表性有限,并且目前大部分卫星的土壤湿度产品分辨率较低,因此利用微波遥感数据反演
人类活动深刻影响了氮的循环过程,在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氮收支特点更为明显。本文充分考虑快速城市化地区特点和研究区域实际情况,调整现有氮循环模型模块及参数,基于物质流分析法和排放系数法,二次开发出以上海市青浦区为研究案例的快速城市化地区自然-社会复合氮收支系统,该系统包括生产子系统、消费子系统、废弃物处理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和农作物生产模块(CP)、林地草地模块(FG)、养殖模块(BR)、工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