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胶质瘤(Glioma)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分为低级别(Ⅰ、Ⅱ级)、高级别(Ⅲ、Ⅳ级)肿瘤。常规磁共振增强扫描可提供肿瘤大小、边界及其占位效应等特点,但日常工作中,仅凭这些特点对胶质瘤进行分级和鉴别良恶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动脉自旋标(ArterialSpinLabeling,ASL)是一种活体无创检测脑血流动力学的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可以获得感兴趣区血流量等参数。本研究旨在探讨动脉自旋标记与常规对比剂联合对颅内常见肿瘤(低、高级别)胶质瘤的增强机制的研究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方便且更准确的影像资料。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或病房初步诊断为颅内肿瘤并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39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30例,其余9例未作为研究结果分析,参照(2007)由世界卫生组织划分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的分类,在此组胶质瘤中分为低级别组12例,其中I级4例,Ⅱ级8例,高级别组18例,其中Ⅲ级12例,Ⅳ级6例。所有受试者均获得知情同意,所有受检者均行MR常规平扫、ASL序列及肿瘤所需的强化扫描,将采集的ASL原始数据用Reforment软件处理获得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图,将ASL法所得图与FLAIR序列所得图加以融合,选取肿瘤正确位置,把灌注最丰富的层面作为测量层面,将肿瘤内部灌注最明显的区域作为感兴趣区,用软件测量得到最大肿瘤血流量值(the maximal tumor blood flow,TBFmax),将最大血流量值(TBFmax)分别除以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CBF值、对侧灰质区的CBF值、对侧大脑半球区CBF值,得出的结果即为肿瘤的相对血流量值(rCBF)。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由两名主治级大夫阅片进行病理分级初步诊断,先是通过常规平扫结合强化扫描序列做出病理分级诊断,再是结合ASL序列所得图像再次做出病理分级诊断,最后与病理结果对照,将前后两种方法的诊断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增强扫描图像中,少部分高级别肿瘤实质部分呈轻度强化或未见明显异常强化灶,却可以在ASL图像上可以看到清晰的高灌注区域,少部分低级别肿瘤可见显著渗出性强化灶。ASL灌注图像中,大部分高级别胶质瘤呈明显的高血流灌注,低级别胶质瘤呈低血流灌注,不同级别的肿瘤在脑血流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测得高级别组胶质瘤的血流量灌注(150.45±13.12)ml/(min.100g)和低级别胶质瘤的血流灌注(105.7±22.50)ml/(min.100g)间有显著性差异(P <0.05)。将高、低级别胶质瘤最大肿瘤血流量值(TBFmax)分别除以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CBF值、对侧灰质区的CBF值、对侧大脑半球区CBF值,得到的rCBF分别为2.13±1.01、0.72±0.05;1.21±0.13、0.98±0.11;1.73±0.67、0.95±0.06;肿瘤的各自相对血流量值在高、低级别肿瘤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病理结果对照后发现,医师只通过常规及增强MR扫描图像得出病理诊断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80%,加扫ASL后的诊断符合率为87.5%,虽然两次诊断差别不大,但加扫ASL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诊断的符合率。结论ASL技术可无侵袭性的了解颅内常见肿瘤不同级别胶质瘤的灌注及其周围血供情况,对比剂增强联合ASL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符合率,有助于对其进行术前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