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前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金融创新产品,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截至2008年1季度末,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MBS)余额高达7.4万亿美元。而与此同时,次级贷款包含的风险也伴随着资产证券化的高速发展在同步转移。贷款机构将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通过特设机构(SPV)进行证券化,即MBS,并卖给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将其信用评级较低的MBS再证券化为抵押债务证券(CDO),并将其出售给全球金融市场的各类投资者。伴随着这个过程,单一银行与单一住房抵押者的违约风险通过资金链转移至其他金融机构,并通过结构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的杠杆效应不断扩大,最终脱离实体价格形成资产泡沫进而导致危机发生。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次级贷款证券化中风险转移的扩大效应和转移渠道进行分析研究。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整理与回顾了中外学者对于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研究结论;第二章对次级贷款证券化中有关风险转移方面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第三章对次级贷款证券化风险转移机制的风险源、风险扩大效应与转移渠道进行理论分析;第四章通过单因素模型对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放大效应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协整方程、误差修正模型和变量自回归模型全面刻画次级贷款证券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第五章总结研究结论以及对中国的启示。本文的创新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分析角度上,以次级贷款证券化产生的风险为切入点,将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两者联系起来。本文以次级贷款证券化过程为依托,连接相关金融机构,对整个金融系统进行研究,重点是风险累积、转移与系统风险的关系。其二,分析方法上,综合运用变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刻画风险转移机制。采用变量自回归模型,有利于对次级贷款证券化的风险转移过程的验证,以及最终导致危机的形成的过程进行动态的研究;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判别资产证券化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冲击效应;通过方差分解,辨别累积的金融风险在各个金融机构中暴露的程度,以及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小其三,分析内容上,对次级贷款证券化风险转移的源头、直接原因、风险转移的放大效应和转移渠道进行综合研究。对证券化机构的系统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次级贷款证券化市场、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间的长期关系进行计量检验,对次级贷款证券化的系统风险进行宏观分析,补充了风险转移机制的数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