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文坛极具个性魅力的作家,她的作品始终充盈着“以悲为美”的整体审美倾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内核。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迟子建小说创作中的悲情意识为切入点,力图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剖析迟子建作品中的“悲情世界”。绪论部分,对“悲情意识”进行概念界定。本章在阐述选题背景的基础上,概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价值与方法。第一部分,“悲情之源:悲情意识的成因”。本章尝试从迟子建的成长环境和人生独特境遇入手,结合作家本人的创作经验,从“环境因素”、“感情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四个方面,探究迟子建创作中悲情意识的成因。第二部分,“悲辛之蕴:悲情意识与文本内涵”。本章以文本细读分析的方式,探究迟子建小说悲情意识的文本内涵,将其划分为生存危机之悲、精神困境之悲、民族历史之悲三大类,梳理作者构建的充满人情与人性的文学空间,呈现迟子建悲情呓语中的深刻内涵。第三部分,“悲愁之象:悲情意识与意象选择”。本章以迟子建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为研究对象,论述作者在作品中如何借助众多意象呈现出独特的悲情意识。按意象本身的隶属关系作了三方面的分类,即自然类意象、动物类意象、神话类意象,并从这三个类别中选取了十个意象加以分析。第四部分,“悲怆之美:比较视域下的悲情意识”。本章首先以“物哀”美作为切入点,将迟子建与川端康成及郁达夫的创作分别加以比照,通过彼此间悲情审美追求上的契合,从“物哀的凄美意境”、“物哀的凄怆意蕴”、“物哀的文化渊源”三方面,归纳出产生这种契合的文化渊源。其次,从迟子建对《红楼梦》美学精髓的传承角度,从“黛玉葬花”式的意境、“红楼梦”式的谶语命名、“虚实对比”式的双重伏线等三个方面,分析迟子建对中国古典文学审美的传承与发展。第五部分,“悲悯之情:悲情意识的价值评判”。本章重点论述迟子建小说悲情意识的价值体现、现实意义及悲情意识的限度。首先,从“在现世关怀与精神关怀中呼吁回归本真”方面,谈其悲情意识的文学价值;从“地域文化的承续与传统文化的扬弃”方面谈其悲情意识的文化价值;从作者“对个人灵魂归宿的深层关注”方面,谈其悲情意识的现实意义。其次,从“矛盾处理简单化、理想化的缺憾”与“叙事模式程式化、单一化倾向”方面谈迟子建悲情意识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