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风险法律规制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8888jm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历史上看,起初代码只不过是一种在小范围内适用的相对无害的机器语言。然而,今天的代码却成为了威胁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并带来了法律上的挑战。这种威胁总是隐藏在算法、程序、软件等的背后,像“网络爬虫”一样并不起眼,却在无形中塑造和改变着人们的在线生存样态。这不仅与代码自身的技术缺陷有关,还与用户和企业的行为失范有关,并且法律的规制失措会进一步放大这种威胁。当法律还未完全厘清传统网络空间中代码风险的规制之义时,人工智能技术又赋予了代码以新的风险属性。因此,在迈向更加数字化和自动化的生活之前,必须明晰代码带来的可能风险,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法律规制策略。这不仅有助于避免不应有的损害,保护人们的基本权益,而且有利于代码技术负外部性的正向转化,推动技术造福人类。实际上,代码风险的涵义及其规制手段一直都是一个在实践中争议颇多的话题。在性质上,代码风险和网络风险容易被同等对待。在规制理念上,自由主义思想、放任主义思想和管制主义思想彼此争锋。即使是在法律规制一端,也容易落入“马法之议”的误区。因此,既要学习借鉴网络空间治理、算法风险规制等相关问题的做法,为代码风险规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又要在立足代码风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的基础上,探求相应的规制路径。这是应对代码风险的现实挑战和完善网络法律体系的题中之义。本文主干内容一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讨论。首先,代码风险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与属性,分为本身的技术性风险及其衍生的社会性风险和伦理性风险。其次,这些风险对于法律价值中的自由、平等、隐私造成冲击,并违背了代码自由、平等和开放的价值内涵,而这也是规制代码风险的重要法理基础。再次,遗憾的是,在现实的法律规制实践中,国内和国外都没有尽如人意。我国主要包括立法模式缺陷、事后矫正的不足以及法律与代码两个领域跨越协作不够。国外主要以美国为例进行分析,其中由于美国的网络法律体系较为丰富和健全,所以将传统网络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区分开来进行比较。同时,围绕着规制困境这一现状,自然地延伸出关于规制内涵、规范建构和规制机理三个话题的争议。最后,基于前述分析,不难看出代码风险背后的成因,既有技术本身的难题,也有责任主体缺位的因素,还有法律监管不力的原因。因此,围绕这些成因,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法律规制的路径探究。第一,要选择跨域共治的模式,既有政府力量、技术力量与普通用户的合力,也有法律知识与代码知识的交汇,还有国际层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第二,要从平等的形式特征与实质内涵出发,根据各方主体背后的利益纷争,平等分配各方权利义务,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第三,要从法律体系的本体出发,进行相应的完善。总之,代码风险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风险,更多地需要技术与法律的跨域配合。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孙疃矿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先后采集矿区内31组水样,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三线图、相关性分析、Gibbs模型以及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孙疃矿区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科技计划项目是非常重要的载体,尤其是企业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不管是在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发展中还是在经济前行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科技计划行政管
给排水服务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是保障人民生活、生产建设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可以说它是城市经济和投资环境的中心问题。作为城市重要基础性保障行业,给排水服务保障部门应该根据形势发展和自身实际,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长远目标计划,努力做好城市给排水服务工作,加强服务质量管理,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保证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1当前,给排水行业正处于一个经营体制转型期,市场化的逐步深入使得给排水服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修订工作。在《海商法》修订的讨论过程中,是否应当将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扩大适用于内河船舶,是其中一个受到广泛关注和讨论
现代汉语中的限定副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外国留学生习得限定副词“就”“才”“只”“光”时产生的偏误较多。本文选定现代汉语副词“就”“才”“只”“光”作为研究
随着国内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不断加剧,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研究市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