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加固中的气压劈裂机理初步探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y61032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粉喷桩、浆喷桩的施工过程中,一些学者观察到土体中会产生劈裂现象,但对该现象国内外尚无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软土地基加固过程中出现的气压劈裂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气压劈裂的机理、气压劈裂对土体固结过程的影响以及气压作用下土体响应的基本规律。 首先对气压劈裂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套室内模型试验装置,用以研究气压劈裂的机理及其对土体固结过程的影响。试验装置分为四部分:模型槽、抽真空系统、监测系统和高压喷气系统。通过高压喷气系统向土样内部施加高压气体,产生气压劈裂;监测系统的监测内容包括土样的孔压、真空度、沉降和排水量等。气压劈裂的模型试验分为气压劈裂影响评价试验和土体响应试验。气压劈裂影响评价试验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将模型槽等分为两部分,试验时只向其中一侧土体施加气压,对比喷气部分和不喷气部分试样的沉降和排水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气压劈裂现象可显著加快土体沉降速率,缩短土体固结时间。进行气压劈裂的土体响应试验时,向土样内部喷入高压气体,并记录喷气时和喷气之后土体内部不同位置处的孔压,通过分析孔压的变化规律,得出在气压作用下土体的响应具有“四阶段”变化规律。 在室内模拟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高压气体作用下土体的响应规律进一步进行探讨。本文采用压力控制的小孔扩张理论模拟土体响应的初始阶段。首先介绍了拉格朗日元法的基本原理、土体本构模型和参数选取,建立了压力控制的小孔扩张计算模型。在大多数实际工程中,土层内部的初始应力是各向异性的,以此为切入点,本文利用压力控制的小孔扩张计算模型,分析了气压作用下孔周土体的变形、屈服和孔压的变化,总结出压力作用下孔周土体响应的基本特性。研究了土体强度与初始应力水平等对土体响应的影响,得到使土体产生破坏所需最小孔内压力的经验公式,并对气压作用下土体的破坏机理作出合理解释。 本文采用试验、理论、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土体的气压劈裂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到了一些结论,为今后进一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初步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抗压与抗拔群桩基础在工程实际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沉降计算始终是工程应用中的重点研究课题。现有桩基沉降计算方法多是基于弹性理论,即假定土体在拉伸、压缩时的模量相等,
工程结构的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结构健康监测已经成为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由于无线监测系统具有小型化、智能化、低成本、安装便捷等优点而成为了结构健康监测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大跨径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以其施工简便、造价经济、受力合理、行车舒适等独特优势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崛起。尽管其起步较晚,在主跨100~250m范围
短肢剪力墙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抗侧力构件,它不凸出墙面,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已在我国的中、小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对短肢剪力墙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具有
张弦结构是一种新型的预应力钢结构形式,由于其受力合理的特点在国内外工程实践中得到了较多应用。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和理论计算,分析了大跨度双向张弦结构的动力特性和以及在
浅埋暗挖法是以加固处理软弱地层为前提,以新奥法(NATM)为理论基础,针对埋置深度较浅的松散软土或破碎岩石地层的一种地下工程暗挖施工方法。浅埋暗挖法是为了适应城市地下工
立式圆筒形储罐是油田和石油化工及其相关企业广泛应用的容器,其多存储易燃易爆、有毒介质,在地震作用下常因内部储存流体晃动过大造成容器破坏,易导致火灾、泄露等次生灾害,
索网结构是从悬索结构发展而来的一种结构体系。悬索结构形体简单,索间距较大(稀疏布索),维护系统构件大,在世界广泛用于大跨,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建成多座体育场馆。索网结构
随着膜结构在世界范围的迅猛发展,相应的理论已经比较成熟。膜结构连接节点设计作为膜结构设计的重要一环,不仅对体系的受力性能产生影响,而且影响膜结构的美观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