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利害”与“利害”之间——“审美无利害”原则考论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er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无利害”原则的确立在美学界被公认为是现代美学与传统美学的分水岭,是使美学终于获得独立的一块理论基石。由此,“审美无利害”成为康德以来西方美学史上的核心命题,更是现代美学的核心命题。自康德从经验与先验两个层面进行了细致而严谨的剥离,以“无利害”的愉悦为美与审美产生的基点,确定主体鉴赏判断的能力与原则以来,审美无利害原则遂成为美学发展演进的一条主线,美学理论与文艺实践几乎总是在“审美无利害”与“利害”两种向度中生发延展着。无论是尊崇还是质疑、颂扬抑或批判,美学的成长都逃脱不了囿于审美无利害与利害的矛盾纠葛中。因此,现代美学史在一定意义上也成为“审美无利害”与“利害”的争论史和演变史。本文从“审美无利害”原则的发展过程这一视角出发,重新分析康德美学理论中的“无利害”与“利害”,并通过对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席勒、法兰克福学派的审美乌托邦、20世纪苏联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阿诺德·伯林特的环境美学、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美学以及加达默尔解释学美学等流派的美学理论与实践中的“无利害”与“利害”纠葛的梳理,反思审美无利害原则在现代美学中遭遇的浅解与误读,试图证明无论是康德的美学理论,还是由他的“审美无利害”理论衍生出的文艺流派,或是深受“审美无利害”理论影响的美学流派,他们的理论中的“审美无利害”思想中都包含着“利害”思想,他们理论中所主张的审美“利害”思想中又都包含着“审美无利害”思想。以此为契机,试图得出结论:美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无利害”的又是有“利害”。同时,期望能够超越“无利害”与“利害”的二元对立,重新思考美的性质。
  
其他文献
“蚁族”的出现,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那么“蚁族”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其现象背后究竟掩藏着中国社会怎样的现实?它会给中国社会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对青年一代的精神世界的铸造将会留下怎样的深刻的历史印记?这不仅是一个社会学、经济学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理论透视,是当代唯物史观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蚁族现象背后的深层现实,指出这是中国生产力水平将要发生转折,经济增长方式将要发生变革时期发生的社
学位
资本的内在否定性思想是一份历史哲学的重要遗产。考察这一伟大遗产的理论源头,我们发现这是一条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再到卢梭、康德、黑格尔、最后到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漫长发展道路。否定性辩证法早在古希腊哲学的丰厚土壤中就已孕育了它的内在精神,它是一种理性原则的生命表达。到了中世纪,人性善恶冲突的道德上升运动在历史哲学领域预设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否定性。在卢梭那里,人的否定自身的自我完善化能力所推动的社会“
唯物史观既认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同时也认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尤其是在历史发展的“特殊时刻”——历史转折期。历史转折意味着人类生存范式的转换,指证着精神变革力对社会转型的强大推动作用。作为引领社会发展、历史变革的灵魂和内在动力,文化体现了静态的观念系统和动态的能动力量的双重统一;作为新旧社会被解码和重新编码的工具,文化是构建新的意义世界的精神“脚手架”。历史转折的文化动因
学位
中国古代无疑有着一个极为发达的艺术境界论传统,回顾历史,在历代对境界论不断地返本开新中,境界论蕴含愈加丰富,而其之于艺术外的许多领域的意义也不断得到发明,影响愈加广大。近现代这一百年来,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张世英、张祥龙等先生更是以中西会通的理论视阈开始了对“境界”论的现代阐发与建构。张祥龙先生将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境域思路引入对中国“意境论”的当代转化建构中来,并从“意境”中的“意”、“象”、“
学位
当美学越来越被当做是一门研究美、研究艺术、研究审美活动的学问时,已经越来越偏离了它在诞生之初的“感性之维”(这里的感性是指作为人的先天能力的感性能力,而非后世所说作为美的对象的感性特质)。当然,这也可看作是历史发展或者说美学理论发展的一种看似必然的结果。不过,不管这一学科如何发展,美学总是与“感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是原因.Aesthetic(美学的英文)本身就有感觉、感性的意思,而且美学所
宗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当今社会,宗教是大多数人的精神信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思想解放、言论自由,各种思想文化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互相交织,宗教也作为一种文化活跃在我们的生活舞台上。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内许多学者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问题上,把这一问题的研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高校在学术上的包容性,思
学位
卡尔·马克思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在颠倒黑格尔精神哲学以及超越费尔巴哈“类本质”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劳动学说及人的本质理论,并运用“异化劳动”学说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本质受到损害的事实。汉娜·阿伦特则是从现代世界人的境况出发,阐释行动概念,并试图从行动者的行动中彰显人的本质。本文的研究路径是以马克思的“劳动”和阿伦特的“行动”为主线,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是马克思论“劳动”与人的本质
牧首制是东正教会所实行的以牧首为最高领导的制度。公元4世纪时,基督教会在罗马、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5个教区设立牧首,管理教区事务,后来逐渐形成由牧守管理教区这一制度。基督教分裂后,罗马教区牧首以“教皇”身份成为天主教的首脑,其他4个教区仍然保持着的牧首制。基辅罗斯教区是君士坦丁堡牧首区下属的一个都主教区。所以在15世纪中叶之前俄罗斯的东正教一直受制于拜占庭。俄罗斯教会在组织上
学位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俄国19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在俄国乃至在世界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中“宗教大法官”一章更是被誉为是其所有作品中最核心和最珍贵的部分。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中,该作者生长在宗教文化的土壤中,并试图通过其作品阐发他对于宗教哲学的理解,已经被认为是公认的事实。  自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汉语学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研究也开始
审美现代性可以说是目前的一个热门词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现代性的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谈到审美现代性思想,并进而追溯到19世纪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波德莱尔作为“审美现代性”思想的早期主要倡导者之一,站在时代的转折点上赋予了这个词一种全新的含义。波德莱尔所处的时代,由于工业革命所造就的现代大都市已经初步形成,现代都市飞速发展的特征也已经呈现。由于发展迅速,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