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模式的制造业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途径。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不仅受自身战略选择的影响,还受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不少学者认为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要害就是通过发展资本市场改变中国既有倚重银行体系的金融体系结构,但是事实上资本市场的融资门槛较高,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渠道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不会出现太大的下降。因此,当下银行的信贷资金仍然是制造业升级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而作为重要金融体系组成部分的银行仍然对制造业升级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中国经济正由粗放型经济增长阶段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经济增长阶段转变,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出口导向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基于国内消费市场主导的创新密集型及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的特定阶段。微观企业的外部融资需求特征必然由规模扩张带来的低风险投资需求向技术创新活动带来的高风险投资需求转变。中国以银行体系为主的金融体系虽然经历了多轮次改革,但是市场实力最强的大型国有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仍然难以匹配制造业升级所需要的外部融资需求。日趋激烈的银行竞争甚至给部分区域带来了信贷资源错配加剧的局面。可以说,制造业升级面临的融资难题以及资本困局让银行信贷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争论更为白热化。因此,深入研究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一个有待深入的系统研究和实践检验问题,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制造业升级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系统性地分析研究以期厘清以下几个重点问题:第一,在银行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银行信贷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第二,地方政府行为对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关系的调节影响机制,基于地方政府行为动机及行政效率差异,地方政府行为对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关系的调节影响效应;第三,产业集聚对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关系的调节影响机制,基于不同区域市场行为差异,产业集聚对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关系的调节影响效应;第四,银行信贷支持制造业升级的有效激励机制。在逻辑安排上,本文按照“提出问题——理论准备——现状分析——实证分析——结论与建议”的思路逐层推进。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包含文献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数理模型推导法、比较分析方法以及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本文对银行信贷和制造业升级进行了概念界定,通过文献梳理明晰了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收益不对等是分析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关系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并叙述了银行信贷影响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整合困境及挑战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理论方面有待深化的研究方向及区域机理。接着,基于银行结构及制造业结构的差异,结合商业银行与制造业企业在信贷业务关系中的利益共享和利益冲突关系,本文构建了银行信贷影响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拓展模型后,建立了包含地方政府行为及地方市场行为的银行信贷影响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了银行信贷对制造业升级不同影响的结构性效应假说,然后引入地方政府行为差异和市场行为差异,提出地方政府行为以及产业集聚对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关系的调节影响存在异质性的假说。该理论分析框架的突出特征为,银行信贷行为与制造业升级均属市场行为,两者之间既存在利益冲突关系又存在利益共享关系。银行结构差异及制造业结构差异情境下,银行信贷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演化路径具有区域异质性。政府行为以及市场行为的区域差异是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关系调节功效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后,利用实证分析检验推理假说并得出结论及给出政策建议。本文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构建了制造业(包含传统及先进)的升级指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面板回归模型,运用固定效用面板回归的方法,结合理论分析与现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随着金融供给侧及科技金融政策的施行,银行竞争加剧。银行竞争增加的信贷可得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制造业升级。但是由于存在银行结构及制造业结构区域差异的客观现实,银行信贷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呈现出U型的非线性影响效应。这意味着一方面,银行竞争尚未完全打破大型国有银行的垄断势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的关系还受制造业企业行为的影响。制造业创新动力及能力不足,银行竞争带来的创新意愿与信贷资源配置错配会导致银行信贷对制造业升级产生抑制效应。具体表现为,整体上银行信贷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而逐渐强化。东部地区制造业>中部地区制造业>西部地区制造业。但是银行信贷对不同类型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作用却有不一样的结果。中部地区银行信贷对传统制造业升级的支持效应最为明显,对先进制造业升级的支持效应大于东部地区。但是中部地区囿于创新要素的缺乏,其制造业升级所选用的技术创新路径低于东部地区,故银行信贷对整体制造业升级的效应小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大型国有银行虽然对传统制造业企业有信贷支持,但是却因为信贷资金集中在没有创新动力的企业而抑制了该区域的制造业升级。第二、尽管地方政府行为能改善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的关系。但是中国情境下,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及技术补助受诸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市场化程度差异、人力资本积累差异、地方政府竞争动机差异等区域因素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对银行与制造业创新活动的信息不对称及收益不对等缓解程度不一样,进而影响银行信贷对制造业升级的支持作用效果。具体来看,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地方产业政策的前瞻性信息传递效应虽然在一定程度改善银行信贷与先进制造业升级的关系,但是却因为会强化银行与垄断性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利益共享关系而恶化创新传统制造业企业的信贷环境。地方政府技术补助的资源支持效应能明显改善银行信贷与传统制造业升级的关系,但是对先进制造业的信贷环境改善作用却不显著;对于中部地区而言,地方政府干预会因为强化银行体系的“分类集聚”的负面效应,从而恶化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的关系。制造业企业对政府的过度依赖会导致企业失去创新动力进而引发制造业低技术路径锁定;西部地区地方产业政策以及政府技术补助会强化大型银行与大型国有企业的利益共享关系以增加信贷的可得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传统制造业的信贷环境。但是受限于创新能力,制造业多采用固定资产投资方式的低创新路径进行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干预对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关系的改善效果要比东部地区明显。第三、产业集聚对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关系存在进一步的改进作用。但是由于制造业集聚的方式以及组织机构存在差异,它对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关系的改善作用程度不同。而在制造业集聚差异下,它引致的金融集聚存在效率及功能的差异,金融集聚对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关系的改善效果也存在差异。具体来看,东部地区随着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迁出,传统制造业集聚变化带来的技术外部性提升了企业盈利表现,这进一步强化了银行信贷与传统制造业升级的支持关系。先进制造业非标准化信息较多,金融集聚引致的错位竞争更能有效缓解先进制造业升级的融资约束问题;中部地区金融集聚带来的竞争机制及信息共享机制虽然能改善银行信贷与先进制造业升级的关系,但是对银行信贷与传统制造业升级关系的改善作用有限。中部地区地方政府通过诸如产业政策、技术补贴、低价土地转让、特许经营权等招商引资措施吸引企业迁入,虽然地方政府干预下的制造业集聚通过扭曲企业的风险——收益特征获得信贷资金。但是受限于区域创新禀赋以及竞争环境,获得信贷资金支持的企业并没有动力及能力进行创新。在信贷资金有限的背景下,创新制造业企业的信贷资金被挤占会抑制中部地区的制造业升级;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及金融集聚对传统制造业的信息不对称及收益不对等缓解作用更为明显,但是受限于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技术创新禀赋,其技术创新能力有限。金融集聚带来的竞争机制会恶化银行信贷与先进制造业升级关系。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基于当前经济面临最紧迫的现实——通过优化金融要素配置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从最具争论的问题——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关系出发,通过分析银行信贷行为异质性、银行结构区域差异、制造业结构区域差异来系统深入研究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在不同区域的表现来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内容。在银行竞争促进制造业升级这一基础上,得出银行信贷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结构性效应这一结论;第二、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收益不对等是分析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关系的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在银行结构以及制造业结构的区域差异的现实情景下,本文构建了包含地方政府行为及地方市场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进一步深化了“权变观”的研究,突破了单一理论解释的局限性;第三、深入分析了各区域地方政府、银行、企业的行为对银行信贷与制造业升级关系的影响效果及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区域的促进银行信贷支持制造业升级的策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