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淡水蚌类(Freshwater mussel;Unionoid bivalves)广泛分布于北美、欧亚大陆、中美洲、非洲和东南亚,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龙骨蛏蚌(Solenaia carinata)是双壳纲(Bivalvia)蚌科(Unionidae)种类,为亚洲特有种,现生种仅分布在江西鄱阳湖流域。由于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龙骨蛏蚌的分布范围已经从历史记载的化石种的最北到陕西缩小至鄱阳湖流域,属于极为濒危的种类。作者首次对龙骨蛏蚌的转录组进行了高通量测序,获得了大量的转录本及功能基因注释信息,同时利用获得的转录本序列开发了龙骨蛏蚌微卫星引物,用于龙骨蛏蚌及近缘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的评估。主要结果如下:1)对龙骨蛏蚌的mRNA进行了测序,共得到141092条转录本,去冗余重复后得到125767条Unigenes,在NR数据库中共注释了26315条Unigenes,在NT数据库中共注释了2837条Unigenes,在KOG数据库中共注释了10021条Unigenes,在Swissprot数据库中共注释了18689条Unigenes,在PFAM数据库中共注释了26543条Unigenes,在GO数据库中共注释了26888条Unigenes,在KOG数据库中共注释了12351条Unigeness。在七个数据库中都注释了的有1601条Unigenes,仅仅占总数量的1.27%。2)筛选得到33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期望杂合度(HE)范围从0.042到0.742,平均0.396。多态位点含量PIC范围从0.077到0.676;经过哈迪-温伯格平衡的检验,在33个龙骨蛏蚌微卫星位点中,只有2个微卫星位点外(PHW<0.05),其它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3)利用筛选到的19对微卫星引物对龙骨蛏蚌三个野生地理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估及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微卫星标记数据显示龙骨蛏蚌种群具有中等遗传多样性,各位点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05-0.586,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464-0.484。平均PIC指数为0.400-0.432之间,显示为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表明所研究的三个龙骨蛏蚌野生群体内部遗传变异处于中等程度。Structrue分析显示,三个群体属于同一个聚类簇,遗传结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