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CM3.0与RegCM4.0对中国区域气候模拟的对比分析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hc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全球环流模式相比,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式不仅可以更好描述物理过程及其参数化,同时又可以获取更小尺度的强迫信息,对于区域与局地气候的描述可以更精确。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全球模式对中国气候的模拟经常出现明显的偏差,使得区域气候模式在这一区域的的应用更加重要,RegCM系列模式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区域气候模式之一,2010年6月RegCM的最新版本4.0发行,在很多物理过程上进行了改进,但其在我国气候模拟中目前还没有得到应用,因此检验其在我国的实用性并与上一版本作比较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采用RegCM3及RegCM系列最新版本RegCM4,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再分析数据Ⅱ及NOAA的周平均海温资料,对我国4个典型多雨年(1998年,2003年,2007年和20110年)及从1982-2010近30年的夏季气候进行模拟试验,将得到的结果与中国743站降水、温度资料通过诊断和统计检验进行对比分析,并初步探讨不同版本模式对中国区域陆面过程的模拟的差异及其对气候模拟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从多年平均看,RegCM3、RegCM4-BATS、RegCM4-CLM3.5基本能模拟出中国地区的降水空间型态和主要雨带,但模拟的雨带位置与观测存在一定的偏差,位置整体偏南。相对而言,RegCM4-BATS模拟的雨带位置与观测更接近,尤其是对东南沿海强降水带的模拟,其他两个方案模拟的强降水范围较小,量值也较低。
  (2)三种方案模拟的全国夏季平均降水较观测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少。相对而言,RegCM4-BATS模拟的降水较其他两个方案大,更接近观测,对降水空间分布型态的模拟也较好。总体而言,三个方案在对湿润区降水的模拟偏少,尤其是RegCM3和RegCM4-CLM3.5,其中在江淮和江南较为突出;对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区降水的模拟则偏多,尤其是在东北和高原东部地区。
  (3) RegCM3、RegCM4-BATS、RegCM4-CLM3.5三种方案都能够模拟出位于东南沿海及新疆沙漠地带的温度高值区。RegCM3在东南沿海模拟的温度值较低,另外两种方案模拟的东南沿海温度高值区量值与观测更为接近,但位置略偏北。三种方案都模拟出了青藏高原冷区的存在,但模拟的冷区范围比观测偏大,并且冷中心的温度也比观测低。此外,三种方案在天山地区模拟的温度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低。
  (4)三种方案模拟的全国近29年夏季平均温度都小于观测值,三种方案的模拟均存在冷偏差。RegCM3模拟的夏季平均温度在全国范围偏低较多,相对而言,RegCM4-BATS模拟的夏季平均温度空间分布型态与实际最为接近。同时RegCM4-BAT在温度年际变化趋势的模拟上与观测较为一致;RegCM4的两种方案相对夏季平均温度长期变化趋势的模拟均优于比RegCM3.0。
  (5)模式模拟的感热与温度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无论是典型年还是多年平均的感热在江淮和华南RegCM4-CLM3.5模拟都较大,而同时其在江淮和华南模拟的温度过高,由此可见陆面过程模拟的准确性对大气过程有较大影响。三种方案模拟的全国夏季土壤湿度分布较为符合实际。土壤湿度和降水也有着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虽然土壤湿度并不是影响降水的唯一因子,但土壤湿度的量值和分布对降水的模拟有很大影响。RegCM4-BATS模拟的土壤湿度相对准确,其模拟的降水也总体较好。
其他文献
两周时期诸侯封建,黄国位于淮河流域上游,其踪迹于历史文献记载中较少提及,幸得近几十年来考古发现出土多批黄国青铜器,加上多有传世黄国铜器,尤其具有铭文者,是研究黄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对这些资料系统、科学的整理显得愈加重要。本文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广泛而深入地考察黄国铜器在形制、纹饰及铭文等方面的地域特征,并结合文献资料,对黄国历史进行探讨。正文内容分五章:  第一章综合各种来源渠道的黄国铜器,采
学位
在陶器上饰纹饰,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纹饰的图案多代表了当时的人们对自然、对生命的崇拜。到了汉代,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稳定,作为日常使用和随葬的陶器,其上所饰的纹饰也进一步得到发展。豫北地区地处中原地区,汉代遗址十分丰富,但是有关豫北地区汉代陶器纹饰的系统性研究成果甚少。本文通过将豫北地区汉代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的纹饰进行搜集和整理,发现纹饰集中出现在某一些器类上,并基于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将纹饰器类
学位
本文利用分析整理后中国661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相关分析方法、奇异值分解(SVD)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对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的位置变化及其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空间异常类型和周期振荡特征,最后研究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北边缘带和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与黄河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以及黄河流域夏季降水异常年份的大气环流特征。本
东北冷涡是造成我国东北地区低温冷害、持续性阴雨和突发性强对流的重要天气系统。利用1979-2009年NCEP/NCAR逐日的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提供的中国区域高分辨率格点降水资料,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东北冷涡活动的基本情况;进一步,定义了一个客观描述东北冷涡活动的指数(NECVI),并基于该指数研究了东北冷涡活动的低频特征及其与相关环流和降水的关系;最后,通过对一类与冷涡活
学位
本文利用NCEP/NCAR逐日和一日四次再分析资料以及全国降水资料,通过观测事实分析与动热力诊断分析,研究梅雨期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东西进退相关系的热带对流层上空东风带扰动(简称EV)的结构和演变特征;结合全型涡度方程和位涡理论,详细分析了热带对流层上空东风带扰动的外源强迫和高层位涡强迫对西太副高东西向移动的影响机制。选取与西太副高异常东退相关的多年个例进行合成,诊断分析其中的东西
本文构造了一种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数值方法。并用该高精度数值方法分别计算了笛卡尔坐标系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和一般曲线坐标系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空间离散采用了高阶精度的紧致有限差分格式,压力项和粘性项分别使用了6阶精度的均匀网格对称紧致有限差分格式进行离散,非线性项采用了5阶精度的迎风紧致有限差分进行离散;时间离散采用了四阶精度
大气边界层位于对流层的最底部,通过分子粘性、湍流摩擦、辐射增热、水汽交换、物质扩散各种交换作用和地形因素而直接受到地面的影响,迄今为止,已经从理论研究、观测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方面对大气边界层进行了探讨分析,对大气边界层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但由于边界层中的流体运动错综复杂,还需要致力于理论研究的分析,进一步分析发生在边界层中的物质能量的交换过程。  在实际的地理条件下,城镇建筑物、江河水域、森林、农
利用1948—2010年NCEP/NCAR再分析位势高度场资料(2.5°×2.5°),美国国家海洋局提供的1948年1月到2010年12月共756个月海温再分析资料,网络分辨率为2.0°×2.0°。分别定义1000hPa与200hPa两等压面上位势高度差、500hPa与200hPa两等压面上位势高度差和1000hPa与500hPa两等压面上位势高度差为对流层厚度、对流层上部厚度和对流层下部厚度。利
学位
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再分析资料(ERA-40),对北太平洋风暴轴“深冬抑制”现象本身的时空变化及其可能机制进行了分析。  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北太平洋风暴轴“深冬抑制”现象是指北太平洋风暴轴在主体区域的强度在某年深冬时期弱于前期晚秋和后期早春的现象,“深冬抑制”现象在对流层高层表现最为显著,对流层中层其次,而在对流层低层则不明显;“深冬抑制”现象还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
学位
本文利用欧洲中心逐日再分析资料(ERA-40)以及全球海冰海温资料集(GISST),考察了北半球东部风暴轴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从内部动力学和外部热力强迫两方面,对北半球东部风暴轴的维持与异常的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  主要结论如下:(1)逐月来看,北太平洋风暴轴多中心现象普遍存在,概率高达94.7%,最典型的分布呈2—3个中心分布。从季节上来看,春季是多中心现象最容易出现的季节,秋季和冬季相对较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