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微血管病变之一,是现在首位的致盲性疾病。DR的早期症状相对隐匿,往往突发失明,然而目前临床上没有针对不可逆的增殖期DR的有效挽救视力的治疗方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繁杂,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与糖尿病的病程、空腹血糖水平、炎症因素、血管生成等因素有关外,患者个体差异、环境、遗传等因素也在DR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维生素D是一种调节人体钙磷代谢的脂溶性维生素,近来研究发现它还能调节DR中的生长因子表达,并且与生长因子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以及新生血管形成有着密切关系,从而参与DR病变的进程。本研究根据眼科专业的眼底照相或眼底造影结果,设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和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其中DR组再依据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将非增殖期病变患者归类为DR1亚组、DR2亚组、DR3亚组,测定不同组别患者血清25(OH)D3、VEGF、整合素αv(β3、α9β1的表达含量,初步探讨其在DR中的作用,评价血清25(OH)D3、VEGF、整合素αvβ3、α9β1在预测DR发生发展的意义及临床实用价值,为探索DR新的诊疗方法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6月于郑大二附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我国现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标准,分为无DR组(NDR组55例)、有DR组(DR组145例)。其中DR组再根据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将非增殖期病变患者归类为DR1亚组(n=82)、DR2亚组(n=48)、DR3亚组(n=12),而增殖期病变患者样本量少,暂不入DR亚组。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基本的信息。记录其入院时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清25(OH)D3等临床数据,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ELISA)检测其血清VEGF、整合素αvβ3、α9β1的表达含量。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4.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则采用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法;多组间比较满足方差齐性检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使用LSD方法进行两两比较;若不符合方差齐性,则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以频率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有无DR病变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DR的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与临床指标比较NDR和DR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HbA1c、FINS、TC、LDL、HDL、BUN、S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DR组(n=55)比较,DR组(n=145)患者血清 25(OH)D3 水平下降,BMI、SBP、DBP、FPG、TG、Ca、VEGF、整合素αvβ3、α9β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R亚组中,DR2组与DR1组比较,HbA1c水平升高,TG、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3组与DR1组比较,SBP、DBP、VEGF、整合素αvβ3、α9β1水平升高,TG、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3组与DR2组比较,SBP、VEGF、整合素αvβ3、α9β1水平升高,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状态与DR的关系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25(OH)D3缺乏患病率较高,其中在NDR组患病率达41.8%,在DR组患病率高达64.5%,两组之间血清25(OH)D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11,P<0.05)。(3)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与一般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以血清25(OH)D3为应变量,一般临床指标为自变量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3水平与年龄、病程、BMI、HbA1c、FPG、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148、-0.152、-0.189、-0.352、-0.168、-0.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VEGF、αvβ3、α9β1水平互相间的相关性分析以25(OH)D3为应变量,与VEGF、αvβ3、α9β1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5(OH)D3 与三者呈负相关,(r=-0.363、-0.370、-0.414,P=0.000、0.000、0.000)。以血清VEGF水平为应变量,与αvβ3、α9β1指标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 VEGF 与 αvβ3正相关(r=0.248、P=0.001);VEGF 与 α9β1 正相关(r=0.282、P=0.00)。以血清αvβ3水平为应变量,与α9β1指标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αvβ3与 α9β1 正相关(r=0.374、P=0.000)。(5)Logistic回归分析DR的影响因素以有无 DR 为因变量,以 BMI、SBP、25(OH)D3 与 VEGF、αvβ3、α9β1水平为自变量,校正混杂因素后,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SBP、DBP、αvβ3、α9β1 是 DR 的危险因素,(P=0.033,95%CI:1.008~1.219;P=0.015,95%CI:1.007~1.070;P=0.021,95%CI:1.006~1.073;P=0.015,95%CI:1.025~1.259;P=0.019,95%CI:1.051~1.723),血清 25(OH)D3 是 DR 的保护因素,(P=0.001,95%CI:0.866~0.965)。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存在血清25(OH)D3缺乏状况,其中DR组血清25(OH)D3缺乏更为明显,且血清25(OH)D3水平与DR相关;(2)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25(OH)D3是DR的保护因素;(3)DR患者血清25(OH)D3水平降低,VEGF、αvβ3、α9β1水平明显升高,血清25(OH)D3与三者呈负相关关系,而且VEGF、αvβ3、α9β1三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推测四者均与DR的发生发展有关联,低水平血清25(OH)D3、VEGF、αvβ3、α9β1可能共同参与DR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