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驱动的贺兰山西麓流域水环境变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sij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贺兰山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贺兰山西麓流域既是荒漠化危机区,又是农牧交错区,是全球变化的一个敏感区。上世纪70年代以后,各种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农林垦殖、森林砍伐、城市(镇)化等不断增强,对该区域的水循环过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导致区内水资源空间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此也引发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该地区出现的水环境问题,具有西北地区内陆盆地的典型性。本研究旨在探讨贺兰山西麓流域水循环的特点,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模式,科学评价流域水资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战略提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科学依据。   论文以水循环理论为指导,首先从全流域尺度了解气候演化和人类活动的历史,认识流域水环境变化的宏观规律;接着在灌区尺度上,对农田土壤-植物水分循环进行试验观测和模型模拟,评估了灌溉水利用效率,提出灌区水资源优化利用建议;继而在盆地尺度上,分析查哈尔盆地地下水循环过程,重点研究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的井灌区现代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等变化过程,对灌区地下水资源总均衡进行了估算;最后,在区域尺度上讨论了贺兰山西麓山前平原区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水文水资源效应。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对流域气候演化和人类活动的历史研究表明:(1)贺兰山西麓地区的荒漠景观是在整个第四纪以来的干旱气候影响下形成的,具体表现为山区植物物种的生长和分布逐渐受到限制;山前洪积扇逐渐退缩,西部腾格里和吉兰太地区湖泊消失,形成沙漠。(2)在千年尺度上,贺兰山山峰积雪由终年积雪转为冬春积雪,积雪下线逐渐升高,反映出气候逐渐变暖的趋势:在两百年尺度上,贺兰山地区存在明显的暖干化趋势,气温与降水的变化始终存在数年或数十年尺度的波动:而在近半个世纪,研究区降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温度则表现出上升趋势。(3)人类对贺兰山水源涵养林的破坏主要是在秦汉和西夏时期,大约在明末清初,原始林消失,代之而起的为天然次生林。(4)20世纪70年代以来,流域内大规模拦蓄引用地表水和开采地下水,再加上超载过牧、人工绿洲系统的扩张,结果使水资源系统的时空分布发生根本改变,引起了一系列水环境变化。总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着贺兰山西麓流域的水循环状况,而近50年来流域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主要是流域水土资源开发与流域水循环系统演变规律及特性不相适应的矛盾所决定的。   2.对灌区田间尺度水肥利用效率与氮肥面源污染评价发现:(1)优化方案比传统方案节水25%,但两种方案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土壤各层含水量变化没有明显区别,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说明过多的灌水其实并不能被充分的利用。(2)在大定额灌溉的影响下,玉米大部分根系集中在0~60cm深度范围以内。(3)施氮量可以显著影响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和分布,但对铵态氮的影响较小。过量施氮导致硝态氮在土壤中累积,提高硝态氮随水分淋溶危险。(4)用RZWQM模型对玉米生长和土壤水分运移进行模拟,结果令人满意,为进一步应用该模型评价不同水肥管理措施下的水氮利用效率奠定基础。   3.贺兰山西麓第四纪断陷盆地内的地下水主要为地质历史时期补给的“古水”。查哈尔盆地的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组成与其北部地区的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表明不同地区地下水在补给来源和循环历程上存在差异。地下水CFCs测年结果则发现,查哈尔滩灌区地下水中混有“现代水”补给的迹象。   4.经多年大规模开采,查哈尔滩灌区地下水化学发生了极大变异。本次采样全灌区不同位置地下水矿化度变异系数52%,NO3-含量变异系数高达136%,有41%样品地下水中NO3-含量大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标准。与灌区开发前相比,全灌区地下水NO3-含量普遍增加。在空间分布上,灌区内NO3-的高值分布区恰好与灌区内部的一些高矿化度地下水分布区完全吻合,并且主要集中在绿洲内开发较早、人类活动强烈的地区。   5.查哈尔滩灌区地下水资源总均衡估算发现,灌区地下水资源呈负均衡状态。每年灌区开采量高达1527.04×104m3/a,补给量却只有1042.39×104m3/a;地下水利用每年消耗储存量268.44×104m3/a,导致地下水位下降0.4m/a:灌区年开采量的15%左右又补给地下水,不仅浪费提水消耗电能,而且造成地下水污染。   6.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处于贺兰山山前平原的巴彦浩特城市供需水矛盾日益严峻,现状年缺水量138.2×104m3,到2020年,年缺水量将高达1511.2×104m3。与此同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驱动下,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潜流和深层地下水,结果使地下水位降低,泉水溢出量减少;城区不透水面积增加,改变了洪峰频率分布和洪水路径:城市污水捧放,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世界上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区分布最广、生态系统脆弱性表现较为明显的国家之一,主要表现为土壤退化、土地沙漠化、盐渍化严重、水体污染突出、水资源匮乏、大气环境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造成结实不良,轻者造成秃尖缺粒,严重时导致空秆,使玉米大幅减产。1空秆空秆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空秆无穗,二是有穗无粒。造成田间植株空秆的主
2010年4月7~13日,受冷高压脊控制,陕西华县以晴到少云天气为主,由于晚上天气晴朗,地面辐射降温强烈,致使出现了一次大范围的霜冻天气,塬上及山区最低气温降到-2~3℃,持续3~4天,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一路上遇见了很多美妙的风景,但也在不知不觉间附带了一些多余的东西。  何谓多余的东西?对“采菊东篱下”“心远地自偏”的渊明来说,“为五斗米折腰”是多余的;对“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太白来说,“贵妃研磨,力士脱靴”亦是一种枷锁。  人生路上,很多不如意的事情都来自于我们后背上沉重的包袱。别人明明没有对我们宣战,我们却匍匐前进着。哪怕有丝毫风吹草动,都会让我们草木皆
期刊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成熟,土地遥感分类技术已成为获取土地变化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本论文在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土地遥感分类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和成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当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不仅仅是作文技巧的教学,更应关注写作实践中学生心理的成长、情感的丰富、意志的坚定、人格的完善。对于初中生而言,在自己的习作中,能够真实地记述并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是较为基本的要求。但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很多学生却难以做到,甚至到了令人堪忧的地步。  
卫星云参数是气候变化、环境监测和气象预报中的重要输入数据。目前,卫星云识别和反演算法存在以下不足:MODIS云检测算法通常将华北平原的雾霾区域错误的识别成云,给气溶胶和云
水和能量循环的时空变化特征是理解陆地-大气相互作用和陆面过程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地表状态变量在时间、空间上都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导致对它们的模拟和观测都具有很大的
大气气溶胶化学成分是决定大气气溶胶辐射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大气气溶胶辐射特性具有不稳定性,导致精确评估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和环境效应存在很大障碍,另外,大气气溶胶化学成
水是土壤-植被-大气传输系统(SVAT)物质、能量循环的主要驱动力和载体,也是地球系统中大气、生态、水文、人类活动等时空变化的重要纽带。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变暖、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