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咽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到头颈恶性肿瘤的5%,发病部位以梨状窝区最常见,其次为环后区和咽后壁区。下咽癌病理类型中,95%为鳞状细胞癌,这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由于下咽部隐匿的解剖位置,疾病早期很难发现,就诊时多为中晚期,伴淋巴结转移,恶性程度高。查找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讨论其作用机制,对下咽癌的诊治及其重要。低氧微环境是多数实体肿瘤的一个基本特征。肿瘤细胞能适应低氧微环境并快速生长,其关键在于瘤细胞内广泛表达一种调控低氧应答的核转录因子-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HIF介导的肿瘤内缺氧是肿瘤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HIF是一类高度保守的转运因子,在氧稳态调节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研究表明哺乳动物中有3种HIF-α亚基(HIF-1α、2α和3α),其中HIF-1α和HIF-2α目前研究较多,也较为深入。HIF-1α和HIF-2α通过调节不同的靶基因起作用,包括血管生成、细胞增殖、能量代谢、肿瘤的生存和增殖、侵袭和转移、对放化疗耐受性、免疫逃逸等。然而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和途径尚不清楚。本研究检测了下咽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培养下咽癌FaDu细胞,通过HIF-1α的促进剂及抑制剂对细胞进行处理,检测HIF-1α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观察不同处理条件下HIF-1α对下咽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目的:1.探究下咽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2.探究HIF-1α促进剂CoCl2和HIF-1α抑制剂YC-1对HIF-1α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3.探究不同处理条件下HIF-1α对下咽癌FaDu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33例下咽癌组织和23例正常鳞状上皮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以下咽癌FaDu细胞系作为实验研究细胞对象,用HIF-1α促进剂CoCl2及抑制剂YC-1调节HIF-1α的表达,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经不同处理后的HIF-1α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HIF-1αmRNA的表达,利用Wound healing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及侵袭情况。结果:1.HIF-1α在下咽癌组织中过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α蛋白在下咽癌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表达,过表达水平与下咽癌分期有正相关性。2.HIF-1α的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水平不完全平行,不同处理条件下HIF-1α蛋白表达有明显变化,HIF-1α的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3.在作用试剂浓度一定的条件下,CoCl2作用12h后HIF-1α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YC-1作用12h后HIF-1α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4.CoCl2作用后下咽癌FaDu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YC-1作用后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减弱。结论:1.HIF-1α在下咽癌组织中过表达,且其过表达水平与下咽癌分期有正相关性。2.HIF-1α的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水平不完全平行,缺氧条件对HIF-1α的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后水平。3.抑制FaDu细胞内HIF-1α的表达,可以降低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HIF-1α的表达可以增加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4.HIF-1α在下咽癌迁移和侵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下咽癌诊疗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