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粮食危机逐渐加剧。间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艺措施,可有效缓解作物争地矛盾。其中禾谷类作物玉米和豆科类作物大豆间作是农业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措施。但在该模式下,低位作物大豆受到了来自高位作物玉米遮荫的影响,导致其严重倒伏、分枝发育受到抑制,最终大豆产量下降。本研究在玉米和大豆带状间作系统中,通过两年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分枝、生长发育、农艺、生理、分子变化及产量的影响。大豆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粮食危机逐渐加剧。间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艺措施,可有效缓解作物争地矛盾。其中禾谷类作物玉米和豆科类作物大豆间作是农业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措施。但在该模式下,低位作物大豆受到了来自高位作物玉米遮荫的影响,导致其严重倒伏、分枝发育受到抑制,最终大豆产量下降。本研究在玉米和大豆带状间作系统中,通过两年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分枝、生长发育、农艺、生理、分子变化及产量的影响。大豆品种为天龙一号,设置D1、D2和D3(P*P 10cm、P*P 15cm、P*P20cm)三个种植密度,每平方米有效株数分别为20株、15株和10株,间作记为A1,单作为A2。结果表明,与低密度相比,高密度A1D1分枝数分别减少了18.76%和27.71%,分枝叶片中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 BP)活性降低,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也降低,表明分枝中叶片的光合生产力受到强烈抑制,叶片中Ru BP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浓度降低导致的光合作用降低是其分枝数减少的原因。然而,分枝相关的激素(IAA、CKs、SLs、BR和GA)及其相关基因表达(GA20ox、BRC1、PIN1、D14)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间作和单作相比,高密度D1的株高增加了70.07%,D2增加了48.82%,D3增加了45.44%。在R5期,D1间作的茎粗分别比D2和D3分别低8.85%和13.54%。不管在单作还是套作下,种植密度对分枝数均有较大影响,单作中D1、D2和D3两年试验的平均分枝数比间作分别高34.87%、35.72%和33.88%。单作和间作下种植密度增加,分枝长度也增加。在R5期,间作与单作比较,D1、D2、D3的分枝长度分别增加了147%、103%和98.03%。此外,较高的种植密度也显著影响了总荚数,间作下D1与D2相比总荚数减少了32.26%,与D3相比减少了53.23%;单作中,D1中的豆荚总数与D2相比减少了22.96%,与D3相比减少了34.73%。高密度下大豆单株产量的降低是由于分枝数和总荚数减少。2020年间作与单作相比,D1、D2、D3分别比单作减产14.12%、18.87%和24.87%。2021年为9.89%、10.93%和19.71%。在这两年中,单作的产量都高于间作。与单作相比,间作的百粒重增加了12.69%,且间作的种子比单作大。高密度下,生长素生物合成基因Gm D14和极性转运相关基因Gm PIN1的表达上调,提高了生长素(IAA)含量并促进了生长素极性运输。在间作和单作中,CKs生物合成基因Gm IPT3在茎尖表达上调,增加了细胞分裂素(CKs)的含量;分枝中Gm D14、Gm PIN1、Gm GA20ox和Gm BRC1表达降低,这降低了分枝中IAA和CKs的含量。而分枝尖端的SL受体基因Gm D14和Gm BRC1的表达升高,这增加了分枝中独脚金内酯(SLs)的含量。抑制分枝的另一个原因是IAA、CK、GA和BR含量较低且SL较高,这是由于分支尖端中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所致。此外,在间作和单作中,高密度D1的每公顷总产量均高于D2和D3。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和大豆带状间作系统中,可通过密植多分枝品种来获得高产。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在一定的种植密度下选择植适宜的大豆株型,以通过增加分枝数来提高大豆产量。
其他文献
水利枢纽下游河床演变一直是河流动力学中的重点问题,备受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紫坪铺水库蓄水运用后,大坝拦截了上游来流来沙,大量泥沙淤积在库内,造成清水下泄,下游河道天然水沙特性也随之改变,从而破坏了下游河道原有的冲淤平衡,严重情况下会对下游河道防洪、沿岸经济发展造成威胁。因此,探究清水下泄对枢纽下游河道冲刷演变具有现实意义。目前,针对坝下河床演变的探究主要采用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的方法,本文将对国内外
鸡沙门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细菌性疾病,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并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在育雏阶段。鸡沙门氏菌感染常导致鸡肝脏发生严重的病理变化。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及大量使用,临床上已经出现了多重耐药沙门氏菌菌株,而且抗生素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使用受到限制。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治疗鸡沙门氏菌感染的新药和新治疗策略,尤其是针对耐药性细菌感染。天然化合物已被证明对治疗这种细菌感
<正>要让学生准确而清晰地建立1米的表象,可以经历以下活动:活动一:反复体验,建立表象1.看一看:出示并介绍米尺,请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感受它的长度。2.动一动:每个学生拿一把米尺,以米尺为标准比划1米的长度,初步体验1米有多长。3.说一说:1米有多长。引导学生借助自己身体的高度,手臂的长度等标准来介绍1米的长度。如:手臂张开到这样的长度是1米(边说边做动作)。
葡萄与西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加工和食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皮渣废弃物,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负担。酵素是微生物发酵制得的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的食品,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抗氧化、强免疫、调肠道的功效。本研究以葡萄皮西瓜皮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进行发酵工艺参数优化,并对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下酵素特性变化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酵素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发酵温度、纤
近年来,随着干旱气候频繁发生,土体失水开裂发生的频率增加,导致土体的渗透性增大,强度降低,易引发地质灾害,因此研究混合土试样裂缝发展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粗细混合土试样,通过室内恒温干燥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混合土试样裂缝发展规律及裂缝对混合土试样渗透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数码相机对混合土试样裂缝进行拍照获取裂缝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拍照后的裂缝图像进行处理,分析混合土试样裂缝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strengthening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ve changed the layout of product packaging.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intention of customers to adop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Noctuidae:鳞翅目)是一种来自北美热带地区的迁飞性害虫,其寄主超过350余种,包括棉花,小麦,甘蔗,水稻和牧场草等。自2019侵入中国以来,给我国玉米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四川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区,自2019年草地贪夜蛾从云南迁入四川后,已在四川多地发生,并可在攀西地区越冬,对四川省玉米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因此,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地区草
消化系统是宿主与其环境之间最大的屏障,它拥有一个完整的屏障框架,以保护宿主免受外部毒物,膳食抗原,微生物和其他可能有害的物质的侵害。这种保护是多种多样的,涉及不同的防御机制,例如粘膜层,不断代谢的上皮细胞和紧密连接(TJs)。如今,由于长期高脂肪饮食(HFD)引起的肥胖和肥胖相关的代谢疾病是世界上的重大问题。动物研究的证据表明,HFD诱导肠道生态失调,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增加肠道通透性。肠道屏障系
加纳北部以其对加纳食品篮子的重大贡献而闻名。该地区的农民遭受极端气候条件的严重影响,洪水是最具破坏性的灾难之一。本研究使用泊松和二元逻辑回归模型,通过分析加纳北部洪水风险感知与农户采用洪水灾害适应策略之间的联系,包括非农就业、合作社成员资格和获得信贷等重要因素,来解决对粮食安全的这一威胁。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民的洪涝灾害适应率较低,只有41%的农民至少采取了一种适应策略。结果显示,60%的农民认为研
紫茎泽兰作为一种入侵性毒草,严重危害着我国农林牧业的发展。内生菌是活性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本实验室从紫茎泽兰中成功分离到95株内生细菌,本研究旨在从中筛选出潜在的益生内生细菌,并评估其对高脂饮食小鼠肠道完整性的保护作用。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系统发育及扩增16S r DNA序列分析,该内生菌鉴定为东洋芽孢杆菌(Bacillus toyonensis),命名为Bacillus toyon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