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至今,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经济新常态下扩大国内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和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而消费信贷在促进消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政府出台了促进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优化消费信贷市场环境以及规范消费信贷机构业务等一系列政策来保证国内消费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虽然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环境日益优化,但由于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环境、自然禀赋、社会人文环境等差异,各地区消费信贷的发展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各区域的消费信贷发展状况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而我国消费信贷市场是各地区消费信贷市场的集合,要想促进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必须实现各地区消费信贷的良好发展。因此必须明了我国各区域消费信贷发展所呈现的特征,找出各地区消费信贷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寻找各地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与此同时,居民杠杆率迅速提升、住房贷款增长过快等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引发了学者的关注与探讨,房价的上涨进一步助推了住房贷款的提升,以住房贷款为主的消费信贷结构造成了居民杠杆率的的非正常性提升,这不仅不利于刺激即期消费,相反会削弱居民消费预期与侵蚀未来消费潜能,而研究消费信贷能够为进一步了解和解决当前高居民负债率和住房贷款占过高等问题提供思考,基于以上考虑,研究此课题。研究发现我国以住房消费贷款为主的长期消费贷款占比过高,消费贷款余额增速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消费信贷水平具有起点高、增速略低、占比下降特点,而中西部地区消费信贷呈现发展初始水平低、增速快、占比上升等特征,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消费信贷水平之间的差距呈缩小趋势。东部地区消费信贷期限结构呈现“U”型特征,而中西部地区消费信贷期限结构呈现“波浪式”上升的特征。西部地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中东部地区,这就启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时应充分发挥消费信贷对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刺激效应;中西部地区消费信贷市场规模及消费信贷产品种类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消费信贷金融服务机构在地区分布上呈现高度不均衡的现象。同时通过分析各地区的消费信贷发展的经济及社会环境,发现各地区消费信贷水平即消费信贷结构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的差别,基于此设计实证研究模型,实证研究表明三大区域消费信贷水平和消费信贷结构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在制定促进消费信贷发展的政策时不应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各区域消费信贷环境和影响因素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针对措施。根据实证结果及研究结论从促进中西部地区进行消费金融产品服务创新、防止居民杠杆过度向房地产市场集中、增强居民偿债能力、合理引导居民消费需求及防范消费信贷过度发展引致的风险等几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各地区消费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进而为经济增长提供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