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典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著名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自其1930年初次被译为汉语,受到了广大中文读者的喜爱。排除缩写、改写、中英文对照读物等非文学翻译本,该著作共约有48个中译本。本研究选取3个翻译时期的4个典型译本,自建《呼啸山庄》四个译本的小型语料库。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手段,分别从语言、文化、翻译技巧三个层面,定性、定量地分析该语料库中的杂合现象。同时对影响各个译本杂合现象的因素进行讨论分析。本研究具体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呼啸山庄》经典中文译本中是否存在“杂合”现象?如果有,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分析看待《呼啸山庄》中文译本中的杂合现象?本研究发现:“杂合”现象是不同语言文化接触、交流、协商与融合的结果。只要存在跨文化交际,译文文本的杂合性就是个必然存在的事实。所有的译文都是杂合体,《呼啸山庄》的中文译本也不例外。数据和示例表明,《呼啸山庄》中译本的杂合现象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化和翻译技巧三个层面。译文文本中无论是词形或是句式句法篇章层面的演变、变异都体现了译文语言的杂合性。词汇层面,译文文本中出现了由音译词和借助附加法衍生的新词汇。这些新词汇一方面给予读者异域感;另一方面,译文语言系统在吸收这类表达的同时,也出现的“归化”的倾向使其更贴近传统的中文词汇系统。句子层面,本文主要讨论由汉语句子成分、句式类型的变化而引致的杂合现象。就句子成分来说,文本中出现了以人称代词或专有名词为中心语,且被多个定语成分修饰的复杂定语结构。这种变化显示了翻译文本语言的“外显化”趋势,表现出语言逻辑上“形合”的特征。同时受语言接触的影响,文本中也出现了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语的名词性偏正结构。这种模仿印欧语产生的“DV”结构,使当代汉语中越来越多的动词、形容词不同程度地具有名词的功能,导致原本界限分明的动词、形容词和名词分类趋于模糊。就句子类型来说,被动句和描写句出现了新的发展。受印欧语言影响,汉语中原本用来表示“不幸语态”的被动句,其使用范围有所扩大,可用以表示积极或中性意义。同样,汉语中原本主谓之间不需要系动词的描写句,如今被人为加入“是”,使其出现了诸如“是…”和“是…的”等类似于判断句的变异结构。就语篇层面来说,关联词的大量使用显示了翻译文本语义和逻辑上趋于“形合”的特征。通过对语料中带从句连词“虽然”和“尽管”的转折复句和带“如果”和“即使(便)的假设复句的语序进行考察,发现语料中上述复句出现了少量从句前置的现象。这种语序变化的倾向暗示了与印欧语言之间的关联。上述情况表明文学翻译文本的语言受印欧语言影响是显著而广泛的,既涉及了新的构词法、新的句法结构、也涉及了词类功能、句式用法以及语序变化等各个层面。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五四以来这些因汉英语言接触而带来的变化,虽推动了现代汉语的发展,但是却属于为目的语读者所陌生的异质成分。换言之,译文文本语言系统是一个杂合体——“第三种语码”,因其“杂合性”兼有源语和目的语的某些特征。杂合现象也体现在译文文化负载词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译文语言的杂合必将导致译文文化的杂合。译文文化的杂合分显性和隐性两种。所谓显性杂合是指借助译语中原有的词语表达新的文化内容,让译文读者从自己熟悉的表达中辨析出带有异域特色的文化元素。本文着重通过对亲属称谓、宗教词汇以及其它社会文化词汇来分析译文文化的隐性杂合。所谓隐性杂合是指译者以读者接受为目的,为求得译文与原文效果的对等,有意识地将源语中含有文化特色的表达转变为译语中相对应的习惯表达,使得译文读起来流利通畅,完全符合译语规范,仿佛是原作者直接用译语写作一般。这种隐性杂合通常不易察觉,但是结合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却又是不可否认的。杂合现象同样也存在于译者对翻译技巧的使用。从语料中挑选出的例子证实了这四位译者无论是倾向于“直译”或是“意译”,他们的译本均是各种翻译技巧混合使用下的产物。例如增词法、省略法、拆分法、合并法等等。同时,本文也分析了影响各个译本杂合现象的因素。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呼啸山庄》的译本情况,本文研究的目的、重要性以及论文框架。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分别从不同角度概括了前人对“杂合”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介绍了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极其在翻译领域的应用,以及前人对《呼啸山庄》的不同研究。第三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手段以及具体的研究设计。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呈现对数据的具体分析以及对杂合现象的讨论。第五章为结论,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发现及研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