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村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影响着我国农村地区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进程。农村地区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将发挥农村地区的地域特点与自然资源优势,并根据需要转化为学校的美术校本资源,促进农村学校的课程发展和特色化办学。目前我国农村学校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推进农村学校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本文尝试通过对河北省东光县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现状深入分析当前农村地区美术校本课程在开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初步的研究策略。笔者选择了河北省东光县7所农村中学进行调查,了解到当前农村学校美术校本课程实践过程中在观念上、教师能力上、硬件设施上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结合东光县S中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进行案例分析,着重分析了S中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和实践的过程,进而通过对S校的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经历总结出S中学在美术校本课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尝试为农村学校美术校本课程实践过程中的问题提供对策。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起、研究价值、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农村中学美术校本课程实践回顾——以S中学为例。以河北省东光县S校为例介绍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与要素和S中学美术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以及S中学美术校本课程现状与成果。第三章为对S中学美术校本课程实践中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反思。通过对S中学美术校本课程在开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因,总结出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应试教育影响根深蒂固,教育理念亟待更新;2、农村美术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有待提高;3、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条件短缺现象明显;4、有忽视学生真正需求,盲目开发的问题;5、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缺乏权威性评价标准等。第四章为针对农村中学美术校本课程建设存在问题的策略研究。主要针对上述问题,从与时俱进更新美术教育观念;因地制宜创新校本课程教学形式;改善美术校本课程实施所需条件;创设合作教研模式推动美术校本课程;完善评价体系,改进评价方法五个方面提出策略,以促进农村学校美术校本课程的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