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要通过文化熏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点对象和重要群体,而校园文化是影响大学生最直接明显和最深入持久的一种区域性文化,通过校园文化熏陶,可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因此,研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有着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本文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校园文化结合起来,着重研究校园文化熏陶是如何实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科学把握。一是对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二是围绕“校园文化熏陶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依据?”这个问题阐明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理论必然;三是对“校园文化熏陶的类型?校园文化熏陶的特征?”进行简要分析探讨。从理论层面厘清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基本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其运行过程和实践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过程探析。基于文化熏陶是一种隐性教育过程,故本章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外化过程来探讨文化熏陶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过程,主要从理性认知、情感认同、信念坚定、实践强化四个方面来论述校园文化熏陶怎样实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第三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实现机制。本章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实现过程中概括出熏陶的四种运行机制:渗透融入机制、暗示引导机制、感染熏化机制、实践养成机制,并分析怎样完善构建这些机制,使熏陶过程更加有序和顺畅。第四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校园文化熏陶的实践优化。本章主要从校园文化熏陶的内外要素来探索如何使文化熏陶更加有效。从内部要素来讲,主要是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与魅力、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从外部要素来讲,主要是丰富校园文化熏陶的文化载体和健全校园文化熏陶保障体系。通过这两方面的建设,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更具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