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时代,环境资源约束力倍增、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通过高投入、高消耗、以数量取胜的发展方式己难以为继。为了保证社会稳定、高效和健康地发展,绿色友好的低碳经济成为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城市中心城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承载者,其空间规划必然要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而中心城区内的建设用地则是产生二氧化碳的源头,控制建设用地是遏制城市高碳的重要途径。如何通过合理控制建设用地数量,优化建设用地形态,调整建设用地布局,减少城市中心区碳排放,成为刻不容缓的基础课题。本研究通过文献查询归纳出城市中心城区的22个规划要素;以遥感解译和数学模型计算的方式得到广西南宁城市中心城区在2000年至2014年间建设用地布局和对应时间点的C02分布情况,并计算出上述时间段内建设用地的景观指数(包括了建设用地的规模、建设用地的聚集度指数和建设用地的形态指数)和对应时段的平均C02浓度,分析统计建设用地的规模、聚集度和形态与平均C02浓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各要素对CO2浓度的影响程度,将相关数据带入回归分析中进而使TVP模型本土化;以建设用地景观指数与碳浓度的强弱关系总结出低碳要素的特征,根据特征在规划要素中筛选出适合南宁的低碳规划要素;并根据南宁的低碳要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和用地布局的规划。研究建设用地和碳浓度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主城规模越小,越低碳;建设用地越分散,越低碳;建设用地越不规则,越低碳。按照对CO2浓度的影响程度大小分别是建设用地规模最大、建设用地形态次之,而建设用地的聚集度对CO2浓度影响最小,得到预测南宁碳浓度公式,CO2 = 20.637X最大斑块占比+ 18.339X形态指数+ 371.702,并计算出南宁现状CO2浓度和南宁总规实施后CO2浓度分别为398.588 ppm和405.848 ppm。以此为特征筛选出的低碳要素为交通节点(枢纽)要素、手工作坊和临时仓库要素、城市结构形态、城市外环要素和山水格局等5个要素。并根据相应的结论得到了相应的规划策略并重新对南宁中心城区的用地布局进行了重新的调整。经过低碳规划后,虽然建设用地总量上升0.04%,但碳浓度(405.365ppm)却降低了 0.483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