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于原始部落语言中数词系统的研究表明,人类原始数词的发展并不是按照自然数序列有序进行的,而是呈现出一种“跳跃式”发展的特点,首先形成“1、2、3”等数目概念,进而发展出10,20,30,100等数值较大的整数,然后才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整数间隔内的其他数。除了减法式数词的命名可以体现出这一特点外,还有一种命名方式也可以看出人类早期数词系统中“跳跃式”发展的原始思维。例如,17这个数也可以理解为第二个10(即20)这一间隔之前的第7个点,语言上17这个数不会表达为“十七”或“十和七”,而是表达为“七二十”,这种从相反的方向来理解数目在数轴上位置的计数方式被称为阶梯式计数或逆序计数(Overcounting),以这种方式构成的复合数词(Complex Numerals)被称为阶梯式数词或逆序数词(Overcounted Numerals),最早被发现于古代突厥语族语言之中。
本文主要采用莱比锡标注规则,对汉藏语系语言中的阶梯式计数及其数词系统进行初步的研究。研究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1)阶梯式计数的含义是什么?阶梯式计数与其他计数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2)汉藏语系语言中的阶梯式数词是如何分布的?它具体出现在哪些语支和哪些语言之中?(3)汉藏语系语言中存在阶梯式计数现象将对人类计数思维发展研究产生哪些启示?针对以上研究问题,本文首先对阶梯式计数这一术语进行详细阐释,对相应的计数机制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剖析,以形成对阶梯式数词、阶梯式计数现象的整体理解;在此基础上,搜集大量藏缅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以及汉语语族语言的相关语料,对其中的复合数词进行成分和形态句法分析,从不同层面展开对汉藏语系语言中阶梯式计数现象的研究,探索人类原始计数思维的发展特点。
根据作者能够获取的汉藏语系语言研究文献来看,阶梯式计数主要存在于侗台语族和藏缅语族语言中,包括对个位数和分数进行阶梯式计数。阶梯式计数的思维模式体现出古人按组计数的偏好;另外,由于先民对数目的认知仍处于较为模糊的阶段,原始计数思维相比现代计数法而言趋于简单化且不善分析,但阶梯式计数法却体现出先民惊人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本文主要采用莱比锡标注规则,对汉藏语系语言中的阶梯式计数及其数词系统进行初步的研究。研究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1)阶梯式计数的含义是什么?阶梯式计数与其他计数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2)汉藏语系语言中的阶梯式数词是如何分布的?它具体出现在哪些语支和哪些语言之中?(3)汉藏语系语言中存在阶梯式计数现象将对人类计数思维发展研究产生哪些启示?针对以上研究问题,本文首先对阶梯式计数这一术语进行详细阐释,对相应的计数机制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剖析,以形成对阶梯式数词、阶梯式计数现象的整体理解;在此基础上,搜集大量藏缅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以及汉语语族语言的相关语料,对其中的复合数词进行成分和形态句法分析,从不同层面展开对汉藏语系语言中阶梯式计数现象的研究,探索人类原始计数思维的发展特点。
根据作者能够获取的汉藏语系语言研究文献来看,阶梯式计数主要存在于侗台语族和藏缅语族语言中,包括对个位数和分数进行阶梯式计数。阶梯式计数的思维模式体现出古人按组计数的偏好;另外,由于先民对数目的认知仍处于较为模糊的阶段,原始计数思维相比现代计数法而言趋于简单化且不善分析,但阶梯式计数法却体现出先民惊人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