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氨基酸平衡的玉米-杂粕型饲粮为基础,研究西北实际饲粮条件下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对罗曼褐蛋鸡生产性能、养分利用及血液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产蛋高峰期蛋鸡适宜的ME、CP需要量,旨在为蛋鸡适用饲粮设计提供理论参考。研究采用4×3因子设计,饲粮ME设为2400、2550、2700和2850 kcal/kg,CP水平为14.0%、15.5%和17.0%。12种饲粮均以豆粕、棉粕和菜粕为蛋白质原料,其相互比例在各处理饲粮中均保持一致(36.5:36.5:27.0),采用EVONIK推荐的蛋鸡真可消化氨基酸模式,使各饲粮每100 g CP中真可消化Lys、Met、M+C、Thr和Trp分别为4.5、2.5、3.9、3.1和0.9 g。900只26 wk罗曼蛋鸡随机分为12个处理,每处理5重复,每重复15只,试验期12周,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显示:(1)产蛋率与产蛋量随饲粮ME水平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采食量和料蛋比线性下降、生产每克鸡蛋所需ME增加及所需CP下降(P<0.001)。ME 2400处理组的破蛋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2),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ME 2850处理组的死淘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各处理组间蛋重差异不显著,但有随ME升高而增加的趋势(P =0.118)。随饲粮CP水平的增加,蛋重、料蛋比、生产每克鸡蛋所需ME和CP(P<0.001)及破蛋率(P=0.002)显著增加。产蛋率和产蛋量均以CP 15.5%水平时数值最大。采食量不受饲粮CP水平的影响(P =0.211)。饲粮ME和CP水平对产蛋率、蛋重、产蛋量、破蛋率及料蛋比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01)。本试验设计范围内的高蛋白低量生产效果最差,而高能高蛋白饲粮不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或可能对生产性能产生抑制作用。(2)随饲粮ME水平的增加,蛋黄颜色显著增加(P=0.011);蛋黄比例、蛋黄胆固醇(TC)含量、全蛋TC含量及蛋壳厚度均不受饲粮ME的影响。饲粮CP水平显著降低蛋壳厚度(P=0.006);蛋黄TC含量、全蛋TC含量及蛋黄颜色均不受饲粮CP的影响(P>0.05),但有增加蛋黄颜色的趋势(P=0.097),蛋黄TC和全蛋TC含量以CP 15.5%处理组最低。表明,饲粮ME和CP分别影响蛋黄和蛋清的百分含量,本试验设计范围内的饲粮ME和CP水平对鸡蛋TC含量的影响规律不明显。(3)随饲粮ME水平增加,CP表观和真代谢率(P=0.040,P=0.012)升高;能量表观和真代谢率有上升的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CP水平对能量表观和真代谢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以CP 15.5%处理组的数值最大。两因素对能量和蛋白的代谢率无交互作用。(4)随饲粮ME水平的增加,血浆TC含量升高;尿酸(UA)含量线性降低(y=-0.0694x+242.16,R~2=0.782,P=0.116,n=4);血浆总蛋白(TP)不受影响。随CP水平的增加,TP和UA含量表现为相同的变化规律(即高-低-高),TC含量不受影响。ME和CP对血浆TP、UA和TC含量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本试验中,血浆甘油三酯(TG)浓度表现出无规律性变化,TP、TC、TG和UA的变异系数均较大,说明个体间差异较大,且不稳定。综合评价各指标,本试验得出,在保证饲粮可消化氨基酸平衡的条件下,我国产蛋高峰期蛋鸡适宜的ME和CP水平分别为2550 kcal/kg(10.67 MJ/kg)和15.5%(或蛋能比为14.53 g CP/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