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医院内肠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该菌引起艰难梭菌相关性疾病(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sease,CDAD)。CDAD首选治疗是口服甲硝唑或万古霉素,但各地近年来已经发现了艰难梭菌带有多种抗生素耐药基因,特别是临床已经分离出同时耐甲硝唑和万古霉素的菌株,这就预示着这些抗生素将对艰难梭菌感染治疗无效。本实验目的在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寻求探索防治CDAD的方法,为新型防治制剂的研究奠定基础。本课题利用艰难梭菌毒素B特点,以CD标准株VPI 10463的全长DNA序列为模板,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出编码艰难梭菌毒素B羧基末端膜受体结合蛋白功能基因(CDB3),经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后,定向插入经这两种酶双酶切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在T4 DNA连接酶作用下进行连接以获得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测序结果与GenBank记录的CD VPI 10463的CDB3(bp5649-7496)基因序列相比对。将正确的重组子转化至E.coli BL21(DE3)菌株中,经IPTG诱导表达出特异性蛋白,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重组蛋白。获得如下结果;1.成功的培养了艰难梭菌,并提取了其基因组作为PCR反应模板。2.用自行设计的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出编码CDB3功能基因1848bp,引物在PCR反应中表现出很高的特异性,为理想的引物序列,PCR产物经测序与CD标准VPI 10463序列相应区域的基因相比对,确定为CDB3膜受体结合区域的功能基因。3.目的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后获得的重组质粒,测序结果与GenBank记录的CD VPI 10463的CDB3基因序列相比对符合率达100%。4.将经鉴定的阳性克隆子在IPTG的诱导下表达,然后进行8%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发现,经诱导后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97.7kDa,与预期的蛋白大小一致。5.融合蛋白用Western-blot证实,融合蛋白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CDAD的诊断试剂及基因重组疫苗奠定了重要的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