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腐殖酸软土的加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腐殖酸软土的加固是地基处理工程中提出的问题,同样涉及土壤固化技术的其它应用领域,如路基填筑、水系治理等。普遍认为软土中的腐殖酸通过阻碍水化反应,分解水化产物等,使水泥、石灰等固化材料几乎失效,但是含腐殖酸固化土特性的研究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已有的研究成果很少且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深入地研究腐殖酸对土壤固化的作用机理,从而为含腐殖酸软土的加固提供依据。 在论述了土壤的固化机理、材料,以及腐殖酸的结构、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了腐殖酸对土壤固化的影响,其中富啡酸是由于其盐类还原能力和络合能力较强,易形成络合物,从而具有高度的吸附活性;胡敏酸是由于其所含官能团多,能解离出较多的氢离子,因此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两种腐殖酸都能通过延缓水化反应、分解水化产物来影响土壤固化。 进行了含腐殖酸水泥固化土和OL-1固化土的强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胡敏酸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大于富啡酸,QL-1固化剂能显著改善胡敏酸的影响;水泥掺入比对QL-1固化土的影响较大,只有当水泥掺入比大于10%时,OL-1固化剂才表现出明显的增强效果;胡富比对两种固化土的影响都较小;含腐殖酸水泥固化土的强度随龄期的增长缓慢,而QL-1固化土的后期强度与早期强度相比有较大的提高。 通过四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OL-1固化土各影响因子的显著程度及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各因子显著性的排列次序是:胡敏酸含量>水泥掺入比>富啡酸含量>生石膏掺入比;富啡酸含量对固化土的早期强度影响较大,而胡敏酸含量对固化土的后期强度影响较大,随着龄期的增长,两种腐殖酸对固化土强度的影响逐渐减弱;较高的生石膏掺入比有利于提高含腐殖酸固化土的早期强度,而不利于其后期强度的增长。 通过扫描电镜试验,研究了含腐殖酸固化土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富啡酸和胡敏酸含量较高时,固化土中的针状、网络状水化产物晶体不可见或很少;水泥掺入比太低时,即使是腐殖酸含量较低的土,其水化产物的生成也很少:当腐殖酸含量较高,而水泥掺入比较低时,生石膏掺入比对固化土几乎不产生影响。 通过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含腐殖酸固化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了一个本构模型,该模型摆脱了传统流动法则的束缚,经试验验证更加符合固化土的实际情况。 最后结合水系疏浚废土经固化后用作路基填料的两个工程,进行了土壤固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水系疏浚废土中一般含有机质,需要在固化剂中添加消除有机质影响的特殊成分或使用专门用于加固有机质土的土壤固化剂。两种含有机质的疏浚土,经改良后,均可用作地基填料;经估算,采用固化疏浚废土用作路基填料,比采用传统材料可以降低造价20%左右,不但解决了填料的来源,而且进行了废物利用,避免了废土的占地堆放及环境污染,是一种具有多种效益的方法。
其他文献
论文在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两种矿物的晶体结构、表面性质与浮选行为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四种表面活性剂在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两种矿物浮选体系中的相互作用规律,并通过浮选溶
本文在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公路工程招投标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招投标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招投标管理模式的比较,总结出国外招投标管理的优点,同时
企业并购后能否成功实现有效整合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众多学者对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整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财务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目前对财务资源整
本文基于传热学和相变学的基本原理,采用有限单元法、淬火组织临界冷速的P.Maynier模型和淬火硬度模型等,对T8钢和45钢的圆柱形试样及P20大型塑料模块的淬火冷却过程进行了计
数字电视诞生于信息化时代,以“比特”存储和传输信息的数字电视改变了传统电视媒体单向传播的特点,具有双向互动的功能,以及高清晰的传播质量、大容量传播通道和通用传播能
随着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城市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城市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城市暴雨径流和面源污染规律,对城市水环境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了城
本文以中铝公司青海分公司产生的废沥青为原料,从三种途径对废沥青的回收利用进行了实验室研究: 第一部分内容以废沥青为原料,通过加入少量化学添加剂使煤沥青的结焦值、
目的:通过对一次性无菌干手纸与一次性消毒干手纸干手后的外科手消毒效果检测,了解2种干手纸对外科手消毒效果的影响,为选择符合外科手消毒规范要求的干手方式提供参考数据。
药品由于其生命相关性的特点,决定了它特殊的用途、质量、时效性、采购和销售方式,因此,药品也是世界公认的管制最严格的商品之一。按照我国关于医疗机构采购药品必须通过药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意大利北部传统产业群的迅速发展及其在国际竞争中显现出来的比较优势,产业群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学术界开始了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其中由于产业群的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