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们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方向和指导,在进行乡村振兴时必须意识到金融资本要素较为紧缺。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是金融服务领域中的薄弱环节,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农村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持作用仍然较弱,农村金融供给短缺无法满足广大农村经营主体的需求,金融资本供求配置比严重失衡,因此如何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满足农民对金融的需求,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农村金融理论的内涵进行了系统介绍,并阐述了农村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途径,得出目前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通过储蓄效应、投资效应、资源配置效率和物质积累、技术进步等路径,推动经济发展,接着在理论的指引下分析了金融结构效率、金融发展水平、金融规模等角度分析了枣庄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从农村经济规模、农民人均收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角度阐述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随后依据内生增长理论的AK模型,详细构建起了衡量枣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并将金融发展分解为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结构等四个层面。通过协整检验后,得出金融发展水平、金融效率、金融规模和金融结构具对经济发展具有正向作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发展弹性系数为0.3002个百分点;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地区的经济规模弹性系数为0.3775个百分点;农村金融规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为0.1032个百分点;农村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为0.2113个百分点。运用格兰德因果检验,得出金融发展效率、金融发展结构对农村经济发展互为Granger关系,即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性较强,农村经济发展反过来也会推动金融效率提升,结构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发展水平、金融规模与存在单项Granger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水平和规模对农村经济发展不存在格兰德因果关系,即当前农村金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枣庄市农村金融发展不是“供给型”,而是金融供给型和需求型均出现并进互动的发展格局。通过实证分析系统分析了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从加强完善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加强农村资本的供给,强化涉农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完善农村信用环境,加大对农村金融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