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男是一位高产量作家,也是一位非典型的女性主义作家,不管是她的诗歌创作还是后期的小说创作,都超越了女性主义的范围,有着自己的写作体系和文学风格。作家的创作风格体系与她的人生历程有密切联系,本文主要从作家生活环境的地域文化、作家的生活经历以及时代观念影响为出发点,结合其小说和散文中常见的内容主题、人物形象塑造和写作风格来剖析作家的多元化书写,进而对其进行一个整体塑像。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生活世界当中的海男及其创作心理的基本情况。包括作家早年生活经历以及受此影响形成的创作心理,主要表现为死亡情结、恋父情结、漂泊情结等方面。在海男的小说中,几乎每个主人公在遭遇生存困境时都只有两条道路可选择,一边是以死亡解脱,一边是提着自己的箱子出走。而作品中的男性角色则既有男人的本性,又有父兄般的温馨。这些都是其早年真实经历所造成的心理体验的再现和加工,是海男对于自我精神的书写,同时这些也影响了海男主要的写作对象:“女性——人性情感”与“地域——历史文化”。第二章:对女性意识觉醒之下海男创作内容的关注,包括尝试和抗争。女性意识和女性写作的崛起,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而海男则是当时的代表性作家。她作为一名女性,从内心纯粹的女性意识和女性欲望出发,大胆地表达女性隐秘的生命体验,从女性身体出发构造一个女性空间。她的小说,大都对两性关系、女性体验进行了强有力的解构和论述,作品中的女性不再是没有话语权的弱势群体,而成为了独立的个体,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满足自己的欲望。同时她突破了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范围,上升到了关注男性命运乃至人类命运的高度,充满了生命情怀。她的女性主义书写,既受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性别意识观念的影响,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超然于秩序之外,是一名非典型的女性主义作家。第三章:地域文化浸染之下海男创作的关注对象,包括她在云南大地的游走和回归。这主要表现在海男浓郁的故乡情怀、神秘的宿命意识这两方面。海男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云南人,她的成长和创作都离不开这个充满魔幻色彩、文化大融合的故乡。海男自称是云南大地上的巫女,其作品也以巫性色彩著称。她的小说、散文中随处可见云南的地域文化描写,地域色彩浓厚,宿命意识影响着人物的命运,表现了自己对故乡文化和精神家园的认同和回归。这正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学,海男突破了自己女性主义作家的身份,成为了云南地域文化书写的代表人。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文学创作心理学、女性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等心理学理论和社会学地域研究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展开文本剖析,探寻作家的心灵足迹,以期更好地走近这位“多元化的女作家”,继而从一个整体性的视角来对作家进层次分明的观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