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以毫针浅刺作为干预措施,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探讨干预措施的频次对颈椎病颈痛疗效的影响,探寻最佳的针刺频次,完善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方案。方法:所有受试者均来自2018年5月到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招募的患者,共纳入105例。按照真实世界研究原则,按患者的实际病情及意愿分为三组,分为每周5次组、每周3次组、每周2次组进行干预,最终纳入101例有效病例。治疗评价周期为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随访1个月、随访3个月5个时点进行NPQ颈痛量表及简式McGill疼痛量表采集。将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条件的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各个观察点测量的数据采用重复测量分析进行比较,不符合协方差矩阵及球形度检验,采用G-G模型。分类资料用构成比、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级资料用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校正)或多组比较的Kruskal-Wallis 检验。结果:(1)基线比较:对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保持低头时间、病程、是否习惯高枕睡姿、中医辨证分型及量表评分等进行卡方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三组基线均等,具有可比性。(2)主要疗效指标: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①组内比较:三组经治疗后NPQ评分在各个观察点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提示不同频次的毫针浅刺在改善颈椎病造成的其他功能障碍方面均具有临床疗效。②组间比较:三组患者经治疗后均能降低NPQ评分,治疗1周时每周5次组、每周3次组在改善NPQ评分方面均优于每周2次组(P<0.001和P=0.017<0.05),而每周5次组与每周3次组NPQ评分相差不大(P=0.189>0.05),说明每周5次组、每周3次组起效快。治疗2周结束时三组NPQ评分相近(P>0.05),且疗效均可持续至随访1个月,提示效果稳定性尚可,随访3个月时三组患者的NPQ评分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且回升幅度基本一致(P>0.05),提示随着时间的增加,三组患者颈椎病颈痛的均有复发,且相差不大。(3)次要结局指标:简式McGill疼痛量表评分①组内比较:三组经治疗后McGill评分在各个观察点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提示不同频次的毫针浅刺均可以有效缓解颈椎病患者的颈痛情况。②组间比较:三组患者经治疗后均能降低McGill评分,治疗1周时每周5次组在改善McGill评分方面优于每周2次组(P=0.025<0.05),但不优于每周3次组(P=0.168>0.05),说明每周5次组起效快,且与每周3次组效果相当。治疗2周后三组McGill评分进一步下降,三组疗效相当(P>0.05),并且治疗效果可持续1个月。在随访3个月时三组患者的McGill评分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且回升幅度基本一致(P>0.05),说明随着时间的增加,三组患者颈椎病的疼痛均有复发,且复发率相当。(4)总体疗效比较①组内比较:三组治疗结束时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提示毫针浅刺治疗颈椎病颈痛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②组间比较:疗程结束时,每周5次组的总愈显率为82.35%,每周3次组的总愈显率为88.57%,每周2次的总愈显率68.75%,对比三组的愈显率相差不大(P>0.05),提示三组治疗的总体疗效相当,但从显愈率数值来看每周3次组高于其他两组,而统计学未显示出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样本量不足,可在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结论:三组频次的毫针浅刺治疗颈椎病颈痛效果显著,疗效巩固。每周5次组、每周3次组与每周2次组比较,起效更快。结合卫生经济学考虑,每周3次的治疗频次最优,能保证疗效、节约医疗成本,减少患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