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光庭是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处州古地杰出代表人物,是浙江籍古代50位杰出的文化名人之一,曾被誉为“学海干寻,辞林万叶,扶宗方教,海内一人”。杜光庭在宗教、文学、书法等众多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大家更多关注其在宗教领域的突出表现,其道教文学创作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杜光庭的道教文学创作,体裁众体兼备,诗歌、散文、小说、辞章等无所不善。内容全面,以“百科全书式”展现唐末五代的政治、经济、思想、宗教、文化等社会面貌,作品文笔流畅、语言生动、结构谨慎,以其清新、浪漫、乐观格调,给予中国文学以强大的生命力。杜光庭的咏道诗取材广泛,主题丰富,不仅展现了其慕道、学道、修道、研道、弘道历程,表达了浓厚的宗教感情。而且诗歌大都以精炼的语言,鲜明的意象,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旁征博引道教神仙典故,营造优美的神仙意境,抒发自己对慕道之情和修道感悟,散发出浓郁的道教气息,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杜光庭创作的步虚词主题呈现独具宗教功能,艺术风格具有鲜明道教色彩,不仅具有较高的宗教艺术价值,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学艺术内涵,这些步虚词从侧面反映了唐五代时期道教盛况和杜光庭的道教思想。杜光庭有青词226篇,主要包含天象青词、忏谢青词、祭祀青词、祐安青词和圣地青词等五类。杜光庭的青词不仅反映了“道气生成,元和覆育”宇宙生成观、“人为神主,神福于人”的人神关系以及“真圣所棲,藏奇韫秀”的神仙世界。而且具有对仗工整,声律铿锵,琅琅上口的骈文风格,笔调清丽,言辞华丽,手法夸张,风格大气,既充满了十足韵味,又显得道气昂然,颇是味道。杜光庭的青词创作规模弘大,不仅在唐代青词创作中独占鳌头,在青词发展历史上也具有一席之位。作品程式化特点,规范了青词创作,促进道教规范化,提升道教的权威性,又方便道徒信众的青词创作,利于道教推广,奠定其青词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