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化疗对癌症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yingxiangsu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设施的改善,目前癌症患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例如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就以每年3%的速率上升,已成为35~55岁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几年的调查表明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大城市女性肿瘤的第一位[1]。同时胃癌及肺癌的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化疗即用药物治疗,是癌症患者综合治疗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蒽环类药物、烷化剂、作用于细胞微管的药物、抗代谢的药物及靶向治疗的药物等。但是化疗药物都会对机体会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其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心脏毒性等。心脏毒性是其最为突出和最危险的毒性,且不能预测[2],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是超声医学领域内新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能定性和定量的显示心肌运动的速度、应变、应变率以及心脏的旋转角度和旋转速度来评价化疗各阶段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本研究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动态观察癌症患者应变及应变率的改变,综合评价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期待早期发现化疗药物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变化,指导临床合理及时的调整化疗方案,并为挽救病人的生命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材料与方法选取我院108例癌症患者,每例癌症患者分为化疗前、首次化疗后、全疗程一半、全疗程结束4个阶段。每个阶段常规进行cTnT、cTnI及心电图检查,同时应用2D-STI获取心尖位左室长轴观、两腔观和四腔观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及应变率,各切面观舒张早期应变率和舒张晚期应变率,并计算左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值(GSL)及应变率(GSRs)、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整体纵向应变率(GSRa、GSRe)。结果1.化疗后各阶段超声常规参数与化疗前相比较仅化疗结束时E/A值下降显著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2.首次化疗后、全疗程一半时患者GSL无明显变化(P>0.05),仅部分节段纵向峰值应变值下降显著(P<0.01)。全疗程结束时GSL下降明显,大部分节段纵向应变峰值下降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与化疗前相比较,首次化疗后、全疗程一半时患者GSRs无明显变化(P>0.05),全疗程结束时上述参数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4.首次化疗后患者GSRe及GSRa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疗程一半、全疗程结束时患者GSRe及GSRa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5.化疗后各阶段的cTnT和cTnI均较化疗前升高,且有逐渐上升趋势。6.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统计学有意义(P<0.01)。结论1.2D-STI可以较准确的评价化疗患者的左室纵向应变及应变率,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重复性好且无角度依赖的定量评价左室功能的新方法。2.化疗患者各阶段cTnT和cTnI均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呈递增的趋势,表明首次化疗后患者心肌细胞已受损伤,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加心肌细胞受损伤的程度也增加。3.化疗药物对癌症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首先表现为舒张功能的改变,其次才表现为收缩功能的改变。4.化疗药物会导致患者心电的改变,且随着化疗疗程的增加其心电异常检出率也增加。
其他文献
铁氧化细菌(Fe-oxidizing Bacteria,FOB)具有极大的代谢可行性和潜能,在自然环境中存在数量巨大,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铁氧化细菌及其在
本文通过引证大量历史文献与我国三十多年来水土保持工作的实际资料,系统地论述了三个方面:第一部分,讨论了黄士高原已遭破坏的生态系统;第二部分,解决如何恢复的问题;第三部
目的:近年来,人们发现活化蛋白激酶C受体-1(receptor for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C-1,RACK1)参与了多种肿瘤的调控。本研究旨在研究RACK1蛋白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表
目的:探讨双联检半定量隐血检测方法在海路HF-180自动粪便分析仪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海路HF-180自动粪便分析仪和双联检半定量隐血卡片对641例消化科病人粪便进行隐血检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无论是中国还是泰国都在积极地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部分,其基本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以满足日益增
现用的处理大豆蛋白废水的方法不尽相同,少量企业将其稀释后直接排放,部分企业采用活化煤歼石等为吸附材料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还有企业采用物化法处理等。但是,该废水目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