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教学质量= [学生(1分)+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教师素质。在该公式中,教师的分值越大,乘积越大,那么教学质量越高。《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则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也是一个不断走向改革开放的国家,农村中学教师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教育的发展情况,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的专业化发展是不容忽视的。而目前国内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许多研究中,极少见到农村中学一线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来探讨其教师专业化的心路历程的文章,诸多研究还没有很好地关注农村中学教师这一群体,没能从农村这一特定的地域环境和教师们的实际出发,来详细地阐发他们的专业化发展,来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建议和意见,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与探索是十分有必要的。笔者采用案例分析法,首先就农村中学管理现状、农村中学教师现状和农村中学师生关系现状做了分析。然后通过对自身教师专业化发展历程的分析,认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首先是一个健康完整的人的成长与发展。在研究该课题的时候应当注重教师动态的奋斗历程,应该包括“怎样做教师”(how to be teacher )和“教师的生存”(teacher’s living )两方面,应当同时关注教师的衣食住行与喜怒哀乐。对于农村中学教师,笔者认为在发展路径上主要分为第一阶段——现实冲击期;第二阶段——无为适用期;第三阶段“忍辱负重期”;第四阶段——稳定成熟期。在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中,教师本人所起的作用是无人可替代的。其自身内在的专业发展态度和专业发展意识在教学这项极为复杂的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以这样说,一名教师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上能否走好,在很大程度上由教师本人自己负责,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真正实现自主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可以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始终能够保持“自我更新”取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实际就是教师的不断克服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不断追求进步,追求成功的成长之路。教师要首先在观念上认识到,问题最关键的,不在于我们站在什么地方,而在于我们朝什么方向走。即使在农村中学不尽如人意的环境里,教师仍然可以寻求自身的专业发展之路。最后,笔者针对影响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一、不断学习,提升境界,二、关注生活,善待问题三、积极实践,科研创新;四、勇敢出门,开阔视野;五、不断反思,日渐提高。认为一名教师从“初出茅庐”到优秀教师的发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并非总朝着“正”向发展,很自然会有停滞、低潮或高原现象等发生。教育管理者应明确“师本”管理策略,做到“三知”,知情、知难、知心。给予教师适当适时的帮助,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促使其专业成长以及高素质教师群的形成。笔者自身实践证明,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更多地体现为自身的理论武装与实践体验。当教师具有内在的“自主发展、自我提高”的心理需要,即走向专业化成长的成就动机时,这便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极有利的“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良好条件,在发展路径上,呈现出明显的循环螺旋式上升:观念更新——重新认识——行为更新——体验更新——重新深入认识……一线教师要大胆地走学习——实践——反思——提高之路,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构建,从而获得连续不断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