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及其调控对策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j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城乡用地进入转型重构时期,农村居民点用地成为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重要切入点,其转型过程中的一系列变化是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影响的外在表现和必然结果,其合理利用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重要手段。因此,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对揭示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特征与变化规律,完善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的调控对策,协调城乡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回顾并梳理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从城镇化理想过程与实际状况差别出发,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特征、驱动因素作用过程及转型调控对策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现象描述-规律解释-科学调控”总体框架,基于实际变化偏离理想目标程度提出转型协调性综合评价方法,选取城镇化迅速发展且农村居民点用快速扩张,城乡用地矛盾突出的江苏省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综合用地数量、空间分布和集约利用水平三方面的变化及转型协调性分析,探讨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总体状况。2)借助Logistic回归、主成分、突变理论等分析方法,揭示江苏省域农村居民点转型机制。3)选取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大力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如皋市为典型县域,在细化分析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特征、调控方式、驱动机制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省县差异进行对比,总结规律。4)从省域、县域和整治项目区不同层面提出各有侧重的转型调控对策。研究主要结论有:(1)江苏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的实际变化偏离理想目标,偏离程度苏南>苏中>苏北,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的偏离是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期内江苏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过程复杂,其中用地数量不断增长,占城乡建设用地比重实际值高于理想值;空间分布变化复杂,破碎度和景观形状指数相对稳定,景观分离度和聚合度变化则与理想目标相反;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城镇化水平越高,提升幅度越小。转型协调性综合评价值0.13~0.68区间,呈苏南<苏中<苏北态势,说明转型实际变化偏离理想目标程度苏南>苏中>苏北,城镇化发展未能同步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理想目标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的偏离是面临的主要问题。(2)典型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实际过程亦偏离理想目标,但相关调控方式的集中开展使这一状况得以改善,而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是主要调控手段。典型县域如皋市细化分析表明,典型县域内部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实际过程同样偏离理想目标,由于在城关镇、经济开发区和港区集中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和就地城镇化两种调控方式,使得偏离状况得以改善,转型向着理想目标靠拢。两种调控方式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调控数量和应用范围优势明显,是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调控主要手段。(3)江苏省域和典型县域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存在差异。江苏省域和典型县域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空间分布变化、集约利用水平变化、各自驱动机制等均存在差异。省域转型各方面变化基本未现拐点,除城镇化率外,其余驱动因素均促使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协调性下降,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得省域农村居民点用地呈非协调转型态势,城乡关系处于非均衡状态。而典型县域各方面变化已经出现转型的拐点,且城镇化率、人均GDP、利用外资水平等都推动着转型协调性提升,综合作用下转型协调性先降后升,向协调转型发生转变,且县域局部地区城乡关系从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突变。然而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协调性的提升仅在县域局部地区出现,尚未对全省总体态势来带明显影响。(4)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协调性呈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过程,曲线两侧城镇化发展对转型驱动作用存在差异。综合省域和典型县域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协调性呈先降后升的U型曲线变化过程,整个过程可以分成2个阶段:U型曲线左侧是“城镇化偏向驱动”阶段,注重城镇化效率而忽视城乡公平,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协调性越低,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起负向驱动作用。U型曲线右侧是“城乡一体化驱动”阶段,受社会-生态负反馈作用,注重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城镇化成果通过多种方式惠泽农村,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协调性越高,城镇化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起正向驱动作用。(5)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应实行分层次、有侧重点的调控对策,“省域分区指引——县域格局优化——整治项目区要素整合”。全省可分为农村居民点用地非协调转型发展扩张区和非协调转型稳定改善区,从城镇化拉力及农村发展推力制定相关政策,进行转型调控指引,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区域协作。典型县域基于居住适宜性评价,可分成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区、农村居民点集中整治区、城镇人口集中居住区、城乡用地缓冲区和生态保护区5类地区,具体落实转型目标与调控方式,实现格局优.化。整治项目区基于刘易斯拐点理论与遗传算法,可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要素整合方案智能决策,促进农村人口转移与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理想目标同步落实。
其他文献
干旱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据统计,从1950年至今,全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达3.26亿亩,成灾1.34亿亩,直接减收粮食200亿斤以上,约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粮食损失的60%。玉米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强调我国必须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正>营养不良的发生和病人的治愈率、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直接的关系,据国内外的报道,营养不良发生率达15%-60%。癌症病人在接受化学治疗的同时也会出现严重的营养问题,癌
会议
化归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本文以立体几何为载体,考查空间想象力同时,重点考查了在教学中渗透化归与转化思想。通过广泛的调研显示,立体几何概念的建立是学生学习几何的一块“硬
对于SUV的铁杆粉丝迷来说,这是款很难让人拒绝的车型。首先,它是Jeep,代表着一种越野文化;其次,它是牧马人,代表着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再者,它是一款Rubicon,代表着勇往
本研究通过使用正性与负性情绪面孔照片以及对偶选择范式与情境故事访谈法探了180名3~5岁的幼儿基于面孔的信任判断与表情解读的年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验1中,分别
为了解海洋波浪能国际专利布局现状,本文在检索查阅、归纳分析原始专利文献的基础上,对海洋波浪能国际专利申请(公开)趋势、国家分布、主要专利权人及重点技术领域等方面做了
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语言构成的三要素,而词汇是一年级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最先接触的语言要素。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单词认读能力会对其今后语言的听、说、读、写产生一定
李商隐的无题诗难懂难解,过度索引和猜谜般的揣测都不是最好的阅读方式。李商隐的无题诗喟叹"人生如梦",他的无题诗传达出审美诗性的人生观,营造出梦幻的诗境界。李商隐的无
本文在概述民族声乐及其技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歌曲风格的关系。指出,民族声乐技法和歌曲风格存在着一种依赖关系、借鉴关系和发展关系。而想要处理好二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