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不同内固定方式下极外侧腰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分析目的:建立正常腰椎3-5模型,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下极外侧腰椎间融合术(e 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择1例健康成人男性志愿者L3-5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数据建立正常腰椎有限元模型(M0)。固定L5椎体下缘,在L3椎体上缘给予500N压力,并施加7.5N.m扭矩,研究L3-4、L4-5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下的活动度及L3-4椎间盘最大应力。后将L4-5椎间盘去除,从左侧方植入椎间融合器,辅以不同方式的内固定。研究不同固定方式下(侧方两孔钢板内固定模型(M1)、侧方四孔钢板模型(M2)、椎间桥型固定嵌片模型(M3)、侧方椎弓根内固定模型(M4)、后方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型(M5)、后方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型(M6))L3-4、L4-5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下的活动度、椎间融合器与上下终板的最大应力值及L3-4椎间盘最大应力值,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验证模型中的L3-4、L4-5节段在各运动状态下的活动范围与既往报道基本一致,均处于一个标准差范围内,腰椎有限元模型验证有效。XLIF辅助不同方式内固定后,各内固定模型在各工况下L3-4节段的活动度均大于正常模型,其中M5、M6模型在前屈及后伸活动度较大,M6在左侧屈及右侧屈活动度最大,M1与M2在左旋转及右旋转活动度最大。L4-5节段行内固定后,M1-M6在各工况下的活动度均明显降低,其中在前屈及后伸方面,后路椎弓根固定模型(M5、M6)降幅尤为明显,其次为M2,M1、M3、M4相对较低。M1在各工况下的从融合器应力明显大于其它模型(左侧屈除外),M3、M5应力也相对较高。M1-M6在L3-4节段的椎间盘应力均大于正常模型。前屈方面,M6应力最大,后伸M1应力最大。左右旋转方面,M1与M2应力最大。结论:所有内固定模型均能减少融合节段的活动度,提供较强的稳定性,其中后路椎弓根固定模型稳定性最高,其次为侧方四孔钢板模型。所有内固定模型均使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和间盘应力增加,均能增加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侧方两孔钢板内固定模型椎间融合器的应力最大,其次为椎间桥型固定嵌片模型、后方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模型,后期出现融合器下沉的风险较高。因此建议XLIF首选后方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固定,其次为侧方四孔钢板,但后期仍需警惕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第二部分不同内固定方式下极外侧腰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单节段极外侧腰椎间融合术(e 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内固定方式下其疗效和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单节段XLIF(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侧方固定组(G1组,39例,其中两孔钢板6例、嵌片19例、侧方钉棒14例)与后路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G2,10例),分析两组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评分、椎间融合器(cage)下沉率、融合率和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G2组在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明显大于G1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1、G2组内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术前VAS评分统计学无差异,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2优于G1。G1、G2 cage下沉率为15.4%、0%,cage融合率为92.3%、100%。术后1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6.7%,其中G1、G2分别为38.5%与20%,并发症最高的为大腿的疼痛或麻木、屈髋无力(22.4%),其次为cage下沉(12.2%)。结论:XLIF辅以后路双侧椎弓根固定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性,降低术后cage下沉风险,提高融合率,明显缓解症状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的发生率,但增加了手术时间与出血量。第三部分极外侧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移位及下沉危险因素研究分析目的:分析极外侧腰椎融合术(e 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后椎间融合器移位及下沉的危险因素,并在临床中采取相关措施,降低术后融合器移位及下沉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2月-2021年6月收治的行XLIF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62例,根据随访结果折分为A组(融合器移位及下沉组,共12例)和B组(融合器无移位及下沉组,共50例),记录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方式、吸烟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等因素,并进行两组间对比分析。结果:A组与B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吸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BMD方面,χ~2=6.2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方式方面,Stand-alone与辅助固定相比,χ~2=6.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and-alone及低BMD值与XLIF术后融合器移位及下沉密切相关,而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及吸烟等无明显相关性,而对患者进行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并采用后路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可能会起到降低术后融合器移位及下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