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宣翻译不仅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外交活动,也是国家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政府工作报告》翻译属于外宣翻译的一种,作为向世界宣传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对推进我国的对外宣传、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特色词”画龙点睛般地提示着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导向,其翻译也往往成为翻译界的难点,能否在保留“中国特色”的基础上取得良好的外宣效果,更是从事外宣翻译的人员绕不过去的一大翻译难题。此外,刘宓庆指出,翻译的“可译”不是绝对的,它有一定的限度,在语言的各层次中并不是处处存在着信息转换想通的通道,这就限制了有效转换的完全实现。日语和汉语并不是处处存在信息转换的通道,这也就决定了《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特色词”的日译并不是绝对的,具有“可译性限度”。然而,外宣的效果在于实现受众者的“认同”。因此,本研究从“可译性限度”及“认同”视角进行考察,得出中国特色词日译时存在的主要翻译障碍,对照其官方译本,总结出外宣译员采取频率较高的克服翻译障碍的翻译策略,从“认同”视角揭示其原因,进而得出外宣翻译中建立认同的方法。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以《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中国官方中日文本为研究语料,筛选出其中111例“中国特色词”,对照官方网站的日文译本(中央编译局),从“语言文字结构障碍”、“惯用法障碍”、“表达法障碍”、“文化障碍”四个方面探析了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特色词”的翻译限度。并按照官方译本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分类,总结官方使用最多的翻译策略,从“同情认同”、“对立认同”、“无意识认同”三条途径揭示官方翻译采取相关策略的主要原因。得出以下结论:在翻译的可译性限度上,《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中国特色词在日译过程的障碍主要表现在形式、内部搭配、语言形象意义以及意识和文化空白四个方面。在翻译策略上,《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日译本在处理中国特色词时,主要采取了解释、注释的翻译策略,其次是移植策略,其余为替换,还原,省略等。从建立认同的视角来看:(1)“解释、注释”策略之所以使用最多,其原因在于译者站在译语受众的立场,谋求通过译语受众易于接受、熟悉的方法与译入语受众之间建立“同情认同”,从而达到让受众了解当代中国新面貌的目的,而这亦可谓对外宣传的基础阶段;(2)“移植”是使用第二多的翻译策略,其目的在于译者能动地通过给译语受众一个新的意识,使受众接受进而与之建立“无意识认同”,最终能使这些近代中国新面貌的信息尽可能地传入受众国,这是对外文化宣传最理想的状态。(3)日译文本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外来语,属于“替换”的翻译策略。译者通过一种折中的方式,既在主体上与源语建立“认同”,又用译语受众能理解的方式与之建立认同,从而使源语与译语之间形成“对立认同”,以达到避免产生误解的翻译目的。然而,这样一种“对立认同”多用于当与译语受众在理解上存在差异时,选择一种中间的立场进行信息传递,情况为数不多。综上所述,尽管中国特色词在翻译成日语时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取得良好的外宣效果,“同情认同”与“无意识认同”两种途径的结合使用搭配,是最适合于外宣翻译建立认同的途径。“同情认同”可以有效的为无意识认同打下基础,“无意识认同”可以最大限度地传播中国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