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量铁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lglglglg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是人体及动植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元素。目前国内外测定痕量铁的分析方法大多需要进行预富集才能进行测定,操作较为复杂繁琐,有些分析方法需要使用昂贵的分析仪器及试剂,分析成本较高。本论文建立了一种利用催化动力学原理直接测定水体中痕量铁的新方法,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同时利用新建立的分析方法对淡水样品及海水体系的铁进行测定,实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得到的主要成果有以下几点:1.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痕量铁的新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本论文利用催化动力学原理对铁(Ⅲ)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弱酸性艳蓝褪色的反应体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分析条件:RAWL浓度为40mg/L,pH值为3.15,KIO4浓度为1.2×10-4mol/L,时间为7min,邻菲罗啉浓度为8.0×10-4mol/L,温度为25.0℃。在最佳分析条件下,所建分析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3.1%,加标回收率为98.0%-100.5%,检出限为4.10×10-10g/mL Fe3+,线性范围为0-20.0 ng/mL。干扰离子实验表明:大多数阳离子及阴离子均不干扰测定。本论文所建立分析方法的特点为:高准确度,高精密度,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而且仪器价廉、操作简单、在室温下进行,便于船上操作。2.对该方法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得到了反应的动力学方程。本论文对催化反应体系的反应级数、表观活化能及表观速率常数进行测定。实验得到:高碘酸钾的反应级数α=0.5015≈1/2,弱酸性艳蓝的反应级数β=0.6407≈1/2,Fe3+的反应级数γ=0.5516≈1/2,邻菲罗啉的反应级数θ=0.092≈0;反应体系的表观活化能Ea=19.72 kJ/mol,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0.0560 min-1。通过实验得到本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Ck/dt=kCK1/2CR1/2C(Fe3+1/2Cp03.将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淡水体系中痕量铁的测定。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分别对自来水、矿泉水水样进行测定,得到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33%-1.68%之间,回收率在96.1%-103.0%之间。将本法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测定结果基本一致。4.将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海水体系中痕量铁的测定。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分别对胶州湾六个站点海水样品进行测定。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33%-1.86%之间,回收率在96.9%-103.3%之间。将本法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本分析方法能成功应用于海水体系中痕量铁的测定。
其他文献
韦执谊,唐朝宰相,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崖州刺史李甲怜才,请其当州事衙推,权摄郡事,为崖州开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有兴建水利工程,把亢旱的打铁坡改造
青藏铁路地理位置特殊,环境恶劣,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为适应青藏铁路建设的需要,在安多设置了桥梁预制基地,具体介绍该基地的设计。
<正>静脉输液治疗是较为复杂的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的结合。在1940年前,护士只能辅助医生进行静脉穿刺及输液,直至美国波士顿有一家医院首先设立一个新的护士职位,允
会议
在农村或乡镇周围进行EH4工作时经常会遇到10 KV高压输电线,距离高压线较近时,50 Hz及其谐波的能量较强,对观测的影响较大,EH4工作应尽量远离高压线.经实验研究,距高压线约15
<正>以花为食,恰似在续写自家园中的群芳谱,直感生命的尊严生机与芬芳活力。这般赏心乐事,是烟火生活却分明风烟俱净,宠辱不惊,任窗外红尘滚滚,眼前舌尖漫山遍野都是花开的今
抗生素曾经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但随着抗生素带来的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弊端的显现,人们开始重视绿色、生态、无污染、无残留的益生菌在畜牧业中的开发利用。因此,本
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纳米碳管(CNTs)是最有前途的催化剂载体材料之一,金属/纳米碳管催化剂可有效的将活性金属颗粒的直径控制在纳米级,显著提高催化剂的各种性能。因此,研
由于青藏铁路在设计中大量使用了以桥代路的方案,因此桩基础是青藏铁路冻土区桥梁应用最广泛的基础型式。本文围绕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桩基础的设计与试验工程,对桩基础的基
通过标本采集和鉴定分类,研究分析了吊罗山药用种子植物资源系的现状。结果表明:吊罗山药用种子植物较为丰富,有154科574属951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51科571属9
甘氨酸(GLY)作为最简单的蛋白质结构单元和重要的生命营养物质,在生命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而探讨甘氨酸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应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