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进程中,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反映,必然会随着发生变化和转型。价值观问题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思想理论建设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生存方式问题。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价值观变化研究,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近些年来学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第一章是关于价值观的基本规定。讲述了价值观、社会价值观的内涵,社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特点。第二章是阐述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变化。一是社会转型的内涵;二是中国的社会转型,包括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全球化进程的开启、外来文明的影响等;三是研究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价值观变化的原因和特点。第三章是研究当前中国社会的多元价值格局。一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引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二是多元化的价值生态与格局:传统本位价值观与现代本位价值观的互竞,市场本位价值观与计划本位价值观的博弈,个体本位价值观与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冲突,特殊本位价值观与普世本位价值观的分立,扁平本位价值观与超验本位价值观的对抗;三是基本特点和成因解析。基本特点:一元与多元的并存;俗世化特征较明显;快速的整合与嬗变;成因解析:改革开放,新旧交替,中外交流;社会转型,市场经济逐利性,相关方面体制还不完善;时空压缩,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交织。第四章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考。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人本、公正、共富、民主、和谐;二是推进的基本原则:明确指导原则,适宜本土原则,深度凝练原则,相对超前原则;三是推进的路径和保障:实事求是地面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和问题,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努力塑造积极和有深度的社会思想文化。在这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认识和把握这一进程的基本指南和方法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为基础,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用联系的、发展的、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当前社会转型进程中发生深刻变化的价值观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力求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