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苯型聚酰亚胺纤维的形态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_2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酰亚胺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纤维,在微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等高端行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对其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以两步法制备的含联苯型共聚BPDA/PMDA/ODA聚酰亚胺纤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纺丝工艺参数(亚胺化温度、亚胺化过程的升温速率、牵伸比、喷拉比、热牵伸温度)和共聚组成对聚酰亚胺纤维形态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得到如下主要结果:1.利用ATR-IR相对定量表征了联苯型共聚聚酰亚胺纤维的酰亚胺化程度。2.通过研究亚胺化温度、亚胺化过程的升温速率、喷拉比、牵伸比、热牵伸温度对纤维表面形态、热性能、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发现:(1)牵伸比的增大使纤维直径逐渐减小,截面偏离圆形,呈椭圆形状;喷拉比增大对纤维表面无明显影响,但使纤维内部堆积紧密;热牵伸温度升高,纤维内部变得疏松,至460℃会出现并丝现象;(2)纤维均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3)牵伸比和喷拉比的增大及牵伸温度的升高,有利于纤维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的增大。但过大的牵伸比和喷拉比及过高的牵伸温度有可能使分子链断裂或发生降解反应,导致纤维力学性能变差。筛选出较适宜的纤维制备条件,即:亚胺化温度280℃,亚胺化过程的升温速率1℃/min,牵伸比为3.0,喷拉比为3.25,热牵伸温度400℃。3.随共聚单体PMDA的增加,纤维表面形貌逐渐变得粗糙,可纺性变差,截面均堆积紧密,致密度较好;纤维的取向度呈现一定的增大趋势;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增大,处于两个均聚物之间;共聚纤维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纤维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断裂伸长率都逐渐减小,共聚组分PMDA的加入没有有效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的原因可能与酰亚胺化程度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自制硬质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符合准入标
在传统的问题解决研究中,忽略了复杂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因此复杂问题的解决(CPS)是一个相对新的研究领域。文章回顾了问题解决研究的两种主要取向——北美和欧洲取向,并对
获得年龄是指儿童第一次学会某个词的年龄。单词获得年龄效应是指早获得的词比晚获得的词加工快。该文简要概述了获得年龄数据的收集以及获得年龄在成人词典加工中的作用,重点
具有刚性结构的稠环手性醇类化合物在药物中间体、过渡金属配体、分析试剂和功能材料等的合成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立体选择性还原潜手性酮是制备手性醇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但
竞争是在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产生的,它的出现有着其独有的意义。西方国家主要是自由经济向国家干预经济的过程转变,而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什
<正>恙虫病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鼠类,传播媒介为恙螨,临床主要表现为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大及外周血白细
由于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能源的枯竭和替代能源的尚未成型,人类面临着发展和生存两难的局面。因此利用最为充足的太阳能来替代化石能源成为目前非常具有前景的解决方案。目
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西班牙语中,定语都是句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客观的语言事实来看,西、汉两种语言的定语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西班牙语国家学生在习得汉语
目的:观察ACS及合并DM患者介入前后sVCAM-1变化及替罗非班对其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2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中心的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经造影确诊
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信贷投放增长异常迅猛,从2008年—2011年,信贷投放超发近30万亿元。在高速信贷投放的承接主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