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wanif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缓慢、遭遇“资源诅咒”制约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而产业转型升级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资源型区域资源产业依赖导致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缓慢,产业演进中形成了低端锁定现象。而加快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的实践已经经历较长时间,但产业转型升级依然是资源型区域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学术界对资源型区域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关注较多,但较少聚焦到资源型区域脆弱的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生态视角对资源型区域的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进行研究,对于丰富产业经济学产业生态、产业关联等理论,促进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利用机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计量检验、案例研究等方法,基于产业生态视角,以工业部门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两类数据,研究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首先,在梳理产业演进、产品空间、资源产业依赖与转型升级等文献基础上,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分析框架阐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机理;其次,利用产品空间理论构建中国资源型省域产业空间网络图,检验资源依赖与产业演进的逆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检验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接着,对典型资源型城市长治市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提出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为:(1)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产业生态系统概念与模型,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利用生态系统构成与演替模型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等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产业发展通过正向关联带动其他产业是促进模型,产业发展不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呈中性是随机模型,产业发展排挤其他产业是抑制模型。在工业部门,资源依赖形成通过对制造业、生产要素、优质服务、基础设施的挤出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产业生态恶化带来产业结构逆向演进,形成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的抑制模型。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首先开展资源产业管制避免资源依赖,形成有利于制造业新产业成长的随机模型,接着政府引导资源收益转化,加速培育制造业新主导产业进入促进模型第一阶段,最后通过制造业新主导产业内生关联驱动,实现产业生态与产业演进良性互动的促进模型第二阶段。在工业部门假定下提升产业多样化水平、产业关联程度是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2)拓展产品空间理论解释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低端锁定。使用2003至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四位代码行业数据,重点在邻近度计算中将赋值范围从传统[0,1]拓展为[-1,1],构建中国正、负产业空间网络基准图。正产业空间网络呈“核心致密—边缘稀疏”结构,核心区域为纺织、电气机械与器材、电子通信设备等高邻近度制造业,边缘区域为采矿业、炼焦、金属冶炼等低邻近度资源型产业。负产业空间网络呈许多小范围一个产业与多个产业之间构成的“中心—外围”结构,“中心”与“外围”产业为互斥、抑制关系。“中心”多是采矿业等资源型产业,与之相连的是受资源型产业“抑制”的装备制造、纺织等产业。高资源依赖的山西、青海等资源型省份优势产业数量少、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和产业密度均较低。计量结果显示资源依赖度提升会导致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显著下降,也就是资源依赖导致产业逆向演进。(3)以工业部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区域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被解释变量,利用计量模型分析产业生态对资源型区域产业演进的影响。基于“省份—行业—年份”三维数据研究发现被解释变量滞后期、产业密度滞后期对产业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具有路径依赖特征,高资源依赖省份最显著。“省份—年份”二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与产业演进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但高资源依赖组呈“U型”关系,资源依赖是资源型区域工业升级的动力。从产业生态角度分析发现产业基础、要素禀赋、产业服务、产业设施对产业演进产生显著影响,产业生态的改善有利于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升级。机制检验表明,资源依赖会通过挤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降低人口密度等产业要素影响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资源依赖也通过挤出外商投资、民营经济、产业密度、路网密度影响经济发展活力,阻碍区域产业演进。最后以产业多样化指数、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指数替代原被解释变量进行了拓展检验。(4)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全国首批12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治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长治“二三一”产业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中资源依赖、重工业化明显,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空间网络图中长治优势产业处于正产业空间网络边缘、负产业空间网络“中心”位置。长治产业演进呈现路径依赖、路径创造、路径中断等特点。长治通过煤炭产业管制导致主导地位缓降与产业素质提升,以改善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为主的产业生态改良为制造业、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助力长治产业演进由抑制模型向随机、促进模型转变。(5)提出中国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资源型区域可以通过产业再造、产业延伸、产业退出等实现路径依赖式产业升级,也可以通过产业植入、产业培育、产业融合等实现路径突破式产业升级。最后从以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群落化发展、改善生产要素禀赋、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优化产业生态促进资源型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尝试借鉴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由产业基础、产业要素、产业服务、产业设施组成的产业生态系统及其演进模型,进而基于产业生态视角搭建资源型区域产业低端锁定与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资源依赖导致产业生态恶化与产业结构逆向演进的抑制模型,提出资源管制、政府引导、内生关联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的随机模型、促进模型。二是将传统产品空间理论邻近度范围[0,1]拓展至[-1,1]来显示产业生态演进抑制模型,提出正、负产业空间概念揭示资源型区域存在的典型产业负向关联,资源产业依赖会排挤制造业发展。三是综合运用区域显性比较优势产业个数、优势产业邻近度综合指数为衡量产业演进变量,以及对长治的案例研究是论文特色之处。
其他文献
本文以硅藻土作为基底材料,针对当前硅藻土材料附加值低,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结合硅藻土本身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度高、质量轻和成本低廉等优点,用各类高效的光催化剂代替传统的光催化半导体,如Ag_3PO_4、Ag Cl、g-C_3N_4、Ag_3VO_4等,构建新型高效的复合光催化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相应的物像表征和性能检测,并对产物的反应机理进行相应的探究。这些工作为提高硅藻土材料的产品附加值,深化产
学位
中国作为资源大国和人口大国,其环境问题受到多方密切关注。国家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不仅关系着每位公民的生存环境质量,也关系着建设美丽中国这一目标。曾经“高能耗、高污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营养健康学知识的不断普及,饮食结构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乳制品也渐渐成为一种日常饮食。再加上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二胎政策不断放开,乳制品消费有很大的潜力,这些因素将敦促着乳制品行业快速发展。YT公司是一家集牧场养殖、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乳制品生产企业,2018年乳制品行业峰会中进入前20强。在华南乳制品销售市场中有很强的代表性。近年来,随着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支
学位
冷链运输可以有效保证食品安全和减少食物浪费。冷藏车作为冷链运输主要设备之一,在冷链物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冷藏车厢内温度场不均匀是导致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冷藏车必须保证有适宜的温度环境,最大限度的保证易腐产品质量。本课题主要对冷藏车厢内温度场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提出多风机送风模式的温度场优化措施,并对不同货物堆码高度下的风机运行方案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优风机运行策略;提出了当环境温度改变时,风
学位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我国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生产便利性是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产业园区中的生产性服务业如何配置,生产便利性如何提升,产业园区服务设施失配如何解决,都是在新时期发展政策下亟需的规划思考。当下多数的产业园区空间布局以及生产性服务便利的研究成果,鲜有将城市居民集中区的“邻里中心”模式和“邻里单位”概念转移至产业园区的空间配置研究中,本研究通过邻里中心模式的理论与案例分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BIS指导下丙泊酚闭环与开环靶控输注模式对沙滩椅位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模式的优势性,及其在此类特殊手术体位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铁事业蓬勃发展,成为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与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之一,高铁建设给沿线城市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高铁站选址多位于城市新区,大多数城市依托高铁站的建设规划了作为城市门户形象的高铁新区。伴随着高铁新区的快速发展,新区建设中各种问题也日益显现,尤其体现在缺乏对高铁新区空间形态的整体把握,诸如空间格局不清晰、用地布局混乱、交通组织较差、建筑形态千篇一律、开放空间不成系统等方面。基于
学位
当今信息时代背景下,产业分工不断演化的同时,产业融合亦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产业间技术融合被称为产业融合的核心。实践中,基于企业的技术研发而发生的产业间的技术“跨
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规划”被认为是我国目前发达地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老城中心区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需求,又往往面临着物质性老化、功能性衰退、交通拥堵和空间活力下降等问题。老城中心区的更新是城市更新中最复杂、最具影响力的更新,与城市的结构、功能、定位相关。因此,如何更新老城中心区并且重新焕发其活力,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针对我国城市目前所处的困境,结合存量规划的背景和城市更新的理论,研究
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地区实现创新驱动有赖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构筑与优化,要求在地区形成一个要素关联、多重互动、协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