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法和生态系统的方法,对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应用教育生态学理论结合中学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工作的特点,提出了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的概念、结构、功能及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并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如下的实证研究。一、编制了具有信、效度的,含有6个维度的《中学体育教师学校生态环境感知量表》,并建立了中学体育教师学校生态环境感知的结构方程模型。二、采用自编的《中学体育教师学校生态环境感知量表》对福建省中学体育教师的实际生态环境感知进行测量,并经过差异性检验,总体表明:(1)他们对学校生态环境6个维度感觉中,人际关系因子最为理想、其次是教育改革与教研氛围、三是领导行为因子、四是教学条件因子、五是政策与制度因子、最不理想的是工作待遇因子;(2)不同性别、学历、业务特长、职称、年龄和教龄的体育教师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3)不同等级达标校、不同经济收入感知、是否有行政兼职和不同区域学校的体育教师对学校生态环境感知有显著差异。三、采用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测量了我省样本中体育教师工作满意现状,并将测量结果与学校生态环境的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相关系数为0.745,与体育教师工作的学校生态环境6个维度之间均具显著相关。以工作满意度为因变量,学校生态环境量表中的6个因子为自变量,采用全部入选法(Enter),回归分析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学校生态环境的关系,回归方程模型有效,方程为(?)=31.833+1.145×工作待遇+0.889×校长行为+0.590×政策制度+0.172×教改教研氛围+0.173×人际关系+0.116×教学条件。其决定系数R~2为0.592,常数B为31.833,F为91.067,t为9.622,P为0.000。四、采用教师工作士气量表,测量了样本中我省中学体育教师工作士气现状,并将测量结果与学校生态环境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相关系数为0.53,方程为(?)=33.78+0.067×工作待遇+0.136×校长行为+0.049×政策制度+1.184×教改教研氛围+0.351×人际关系-0.167×教学条件。其决定系数R~2为0.374,常数B为33.78,F为37.697,t为9.889,P为0.000。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对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调控策略进行了探讨:(1)根据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善目前体育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环境中不适宜的生态因子;(2)依据生态因子的替代原理实施调控;(3)根据体育教师需求层次及生态位原理,对体育教师不同的层次需求和合理生态位的分布进行调控。此外,要严明制度环境,并区别对待;对部分素质较高的中学体育教师,学校应创设平台、满足其自我发展的需要,促成他们早日成长为优秀体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