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规范和指引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则相对滞后。对民族贫困地区公务员来说,其执行能力、决策水平、综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如何选拔、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素质精良、作风过硬、胜任力较强的民族贫困地区公务员,其意义也就不言而喻。然而,在现有的公务员选拔录用过程中,人们往往易侧重对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工作实绩、知识素养等各类现象的考察,而对一些诸如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心理品质等潜在的素质,或不够重视,或虽重视但缺乏科学的方法,造成稀缺公共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阻碍了民族贫困地区公务员队伍的良性发展和全面建设。而恰在此时,国外胜任力及其模型的研究却进行得如火如荼,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无疑为我们加强民族贫困地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和依据。可在我国,胜任力及其模型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相关研究的焦点也主要集中在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身上,对公务员特别是民族贫困地区公务员胜任力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还有待强化。因此,本文就是要顺应国外胜任力及其模型的研究趋势,并把相关研究引入公务员系统,聚焦于民族贫困地区公务员胜任力的研究,积极构建符合民族贫困地区实际的公务员胜任力模型,完善传统的公务员素质评判标准,以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民族贫困地区公务员的选拔、任用、培训和考核提供理论依据,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事尽其功,提高公共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