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病原微生物采取多种机制入侵宿主并在宿主体内存活,造成宿主的发病。炎症小体是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响应多种生理和病原性刺激,通过招募下游的接头蛋白与效应蛋白,形成的多聚体复合物。它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病原体或受损细胞的清除发挥重要功能。其中NLRP1(NL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原微生物采取多种机制入侵宿主并在宿主体内存活,造成宿主的发病。炎症小体是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响应多种生理和病原性刺激,通过招募下游的接头蛋白与效应蛋白,形成的多聚体复合物。它是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病原体或受损细胞的清除发挥重要功能。其中NLRP1(NL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1)、NLRP3(NL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和 NLRC4(NLR family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containing 4)炎症小体在微生物感染监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炎症小体是宿主的一种重要的抗感染手段,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病原微生物进化出多种毒力机制来抑制炎症小体的激活,从而促进其体内感染。杀鱼爱德华氏菌是一种重要的鱼类致病菌,能感染牙鲆、大菱鲆等多种重要经济鱼类,引起鱼类从腹水到免疫器官功能障碍,以及持续的全身性感染,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杀鱼爱德华氏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侵入细胞后能够以含菌囊泡(E.piscicida-containing vacuole,ECV)的形式在胞内存活与复制。在感染过程中,杀鱼爱德华氏菌的一些毒力效应因子可以直接靶向MAP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来实现免疫逃逸,其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效应物EvpP通过靶向调控Ca2+-Jnk信号通路来抑制宿主NLRP3炎症小体活性以促进体内感染。关于其他杀鱼爱德华氏菌负调控宿主NLRP3炎症小体的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在NLRC4缺陷的C57BL/6小鼠中分化的原代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上以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释放为指标,对杀鱼爱德华氏菌插入灭活突变体文库进行筛选,我们获得了排名前20的候选基因,其中有4个基因(ETAE1881、ETAE1934、ETAE2963和ETAE3005)与杀鱼爱德华氏菌的精氨酸代谢相关,其中ETAE1881编码亚精胺/腐胺转运子PotA,ETAE1934编码精氨酸/鸟氨酸反向转运子ArcD,ETAE2963I编码的是精氨酸脱羧酶SpeA,ETAE3005编码腐胺/鸟氨酸反向转运子PotE。考查感染条件下杀鱼爱德华氏菌精氨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现,感染引起杀鱼爱德华氏菌的精氨酸/鸟氨酸反向转运子ArcD,介导腐胺合成的酶SpeB以及腐胺外排的转运子PotE的表达上调,且感染引起的精氨酸代谢重编程负调控宿主NLRP3炎症小体活性。对杀鱼爱德华氏菌精氨酸代谢负调控NLRP3炎症小体的机制研究发现,在感染过程中,ECV能够招募宿主的精氨酸转运子mCAT-1(Cationic acid transporter 1)和腐胺转运子Oct-2(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 2)。在感染条件下,杀鱼爱德华氏菌抢夺宿主细胞质中的精氨酸,将其最终转化成精胺,引起胞内精胺积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胞内精胺积累能够抑制杀鱼爱德华氏菌感染条件下及K+外流依赖的NLRP3激活模型下炎症小体的激活,而对非K+外流依赖的NLRP3激活模型没有影响。精胺是一种多阳离子的小分子化合物,能够直接结合在内向性整流钾离子通道中,阻遏钾离子外流,而不影响其内流。通过检测各种条件下胞内钾离子浓度,我们发现精胺能特异性的抑制K+外流依赖的NLRP3激活模型下胞内钾离子的外流,说明精胺通过抑制K+外流来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性。在小鼠活体水平比较杀鱼爱德华氏菌野生株及其精氨酸代谢突变株引起炎症的水平以及在肝脏中的定植,结果证明杀鱼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的精氨酸代谢重编程促进其体内感染。进一步通过CRISPR/Cas9技术对小鼠肝脏中精胺合成酶基因Sms进行敲除后考查杀鱼爱德华氏菌野生株的炎症激活水平以及肝脏定植情况,证明杀鱼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的精胺积累能够促进杀鱼爱德华氏菌的体内存活和感染。预防和治疗是防控病害的两大重要因素。揭示病原的致病机制在抗菌药物筛选以及疫苗的开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临床样本中病原的及时检出对于疾病的预防和监控也是至关重要的。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和侧向流技术,我们建立了杀鱼爱德华氏菌的RPA-LF快速检测体系,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限达10 fg/μl细菌基因组DNA。
其他文献
手性制备色谱法是获得高纯度手性对映体最常用的一种制备方法,其中多糖型手性固定相是公认分离效果最好,使用范围最广的固定相。为了研究非线性色谱中多糖固定相上的吸附行为,本论文基于双位点模型优化了多糖固定相上手性和非手性吸附的测定方法,从直链淀粉的来源和直链淀粉衍生物的涂覆量两个方面进行手性固定相的研究,在半制备水平上对Corey内酯二醇、氯前列醇和麝香酮进行手性拆分制备。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手性分子
从气候变化应对、化石和粮食资源替代、农作物秸秆出路等诸多重大需求角度看,以可再生、低成本、易获取的非粮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生产液体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核心领域之一。现有的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技术存在的高废水排放、高能耗、低转化效率等重大技术障碍,使得近十年来生物炼制工业实践遭遇了重大挫折。生物炼制技术必须进行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才能突破常规技术的落后产能技术特
手性胺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和化妆品等领域,据统计约40%的药物都含有手性胺这一功能性砌块。生物催化合成手性胺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过程简单、立体选择性高等优势,正逐渐成为一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合成途径。在众多合成手性胺的生物催化剂中,转氨酶因其大小口袋作用机制具有严格的立体选择性,而且无需额外的辅酶循环,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潜力。但是天然转氨酶一些固有的缺陷,包括不接受工业青睐的
虾青素在饲料、食品及保健品等领域应用广泛,雨生红球藻是天然虾青素的最佳生物来源。目前雨生红球藻光自养培养生产虾青素的两步法存在产量低、易污染、易受天气影响等缺点,导致雨生红球藻来源的虾青素成本高昂。笔者所在团队开发的“异养-稀释-光诱导”串联培养(SHDP)工艺,通过异养代替光自养,可稳定、高效地获得绿色细胞。该工艺解决了绿色阶段产量低、易污染的问题,尽管笔者所在团队前期在雨生红球藻异养细胞光诱导
镀件冲洗、铬浴排水和废铬酸盐钝化等过程产生的Cr(Ⅵ)通常与甲基橙(MO)染料共存,处理难度大,生物毒性强。由于两者具有显著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现有大部分技术仅仅用于单独去除Cr(Ⅵ)或MO,很少有报道或研究关注同时去除Cr(Ⅵ)和MO。透过式电极,是一种融合过滤和电化学技术的新型电极。透过式电极允许水流垂直穿过电极的结构设计,使得污染物与电极的碰撞机率变大,传质速率高。透过式电极已经被用于电还原
病原细菌依靠复杂的蛋白调控网络来适应充满“敌意”的营养限制的宿主环境。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转移酶系统(Phosphoenolpyruvate:carbohydrate phosphotransferase system,PTS)是细菌的一种保守途径,负责将特定的PTS-糖(PTS-sugar)跨膜转运与磷酸化信号转导结合起来,以监测和利用环境中的碳水化合物,维持菌体的能量水平,全局调控菌体的能量代
雨生红球藻是目前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左旋虾青素(最佳的天然虾青素)的唯一生物来源,因此雨生红球藻的大规模培养是目前生产天然虾青素的唯一方式。迄今,雨生红球藻的大规模培养技术主要是基于光自养的两阶段法,但雨生红球藻培养效率低且光生物反应器占地面积大,严重制约了天然虾青素产业的发展。为此,笔者所在团队在国内外首创“异养-稀释-光诱导串联”培养技术(SHDP),解决了户外光自养培养效率低及光生物反应器占
动物的先天免疫系统作为广泛存在的天然防御机制,是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多细胞生物生命过程中重要的生理或病理现象,更是宿主先天免疫防御病原入侵的重要环节。在与病原菌博弈的过程中,宿主会启动程序性细胞死亡,清除被感染的细胞和胞内的病原菌,并暴露病原,实现病原菌抗原信息呈递,激活适应性免疫,以促进病原清除和免疫防御。为了躲避宿主免疫识别,细菌也进化出多种机制,操控宿主细胞的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地球上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的储量最为丰富的原料。预处理是克服后续酶水解和发酵过程中存在的物理和化学顽固性的前提。而另一方面,预处理过程会产生一系列抑制物,影响细胞生长、糖化和发酵。应采取解毒步骤从预处理木质纤维素原料中去除有毒抑制剂。因此必须通过脱毒来去除预处理过程中从木质纤维素中产生的抑制物。生物脱毒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去除木质纤维素原料中抑制物的方法。目前已分离出多种能
生物炼制菌株在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各种胁迫,这些胁迫会抑制生物炼制菌株的生长以及发酵,进而导致发酵过程难以进行以及生物炼制过程无法持续。因此,解除或者缓解这些胁迫对于生物炼制菌株的抑制作用,一直以来是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主要为了解决生物炼制菌株遭遇到的三种胁迫,包括酚类抑制物、高温以及低pH值。酚类抑制物来源于木质素的降解,包括酚醛抑制物以及醌类抑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