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从古至今都有着关于医患关系之间伦理道德的深层次探讨,不论说是古代的“大医精诚”还是现如今的“以人为本”,都体现着医患之间的伦理关系。医患之间本身就不是相对独立的,行医者为病患除去病痛,同时其存在也是以患者为前提。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也存在着种种不可调合的失衡,其中医患之间的矛盾表现的最为突出,儿科医患纠纷事件更是频频发生,成为一种亟待解决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儿科医生的数量本就“供不应求”,再加上儿科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于是就出现了儿科医生觉得做医生难,心里感觉委屈;患方觉得患儿得不到应有的治疗,做患者更难,致使儿科医患之间的关系逐步走向更加不可调合的地步,甚至引发无端冲突,对医生造成人身伤害。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使儿科医患纠纷成为医患纠纷产生的重灾区,这其中除了医疗技术水平的因素外,更大部分是来源于儿科医患之间的伦理因素。儿科医患关系之间存在不和谐因素属于正常的社会现象,但是,笔者认为医患双方的根本目的和利益本该是一致的,双方关系应沿着和谐的轨迹前进。当前存在的某些不够和谐的医患关系的现象,是医患关系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推进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所推进的一个主旋律,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中的一个尤其关键的方向。本文通过对儿科医患纠纷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儿科医患纠纷的特点以及伦理归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期通过本研究为当前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同时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宣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