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开设武术教学内容的学校很少,学生了解中国武术的主要途径是影视剧和武侠小说,这说明武术教学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主要原因是没有真正认识到武术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其蕴藏的民族精神。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探讨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和德育功能,以及其在武术教学中如何培育和发扬,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华武术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时代,随着中国悠久的历史的不断演变、发展,其中又受伦理学、宗教学、中医学、哲学、军事学、教育、美育等学科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门类众多的武术文化,并与其他传统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武术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顺利传承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模式,使人们在身体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淀的最优秀、最积极的观念文化,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灵魂,具有鼓励、教育和团结本民族人民奋发图强的力量。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完全根植于中华文明土壤,并已成为中国文化大系统之下的一个完备文化形态的武术,必然包含中华民族精神的底蕴,并以之做主干和方向来构筑自己的理论基础。中学生正处于向成人的过渡阶段,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构建起理解民族精神的过程。而武术教学由于易教、易学、易会等特点,恰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武术教育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主渠道之一,时代呼唤武术教育不断深入发展,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同时它也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必须从以下多方面入手:利用武术名家和历史题材进行武术文化教育,加强武术的宣传工作;摒弃陈腐落后的观念;改革武术课的教学理念,使之符合时代要求;武术教学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相结合;加强武术教材内容的改革,充实武术文化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