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二十世纪初,立体主义的先驱们率先将非绘画材料以拼贴的形式应用在绘画作品中,至此拼贴就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在艺术史中。作为一种技术方法,是有着和其他传统绘画技法或传统绘画形式一样的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拼贴可以看成是20世纪最具革命性的一种实验方法,它随着各种流派对拼贴手法的大胆尝试,使拼贴素材和拼贴观念被不断地扩展和完善。多种材料和技法的综合运用成为拼贴法的一大特征,综合材料拼贴为当代绘画提供了无限的生机,在这个大背景中,中国当代的美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画种垄断美术界的局面被打破,实验艺术成为推动中国美术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可以说这是经由拼贴法引发的现代绘画追求表现深度和精神向度的必然产物。拼贴最原初的概念是糊贴,即以浆糊作为媒介的手工方法,而现在拼贴这一概念的外延在不断扩大,名为[拼贴]但实际上很多诸如打孔、编织、悬浮等技法已经走出平面技法的概念而与立体的塑造接轨,多种的材料被置于不同的基础环境,来共同完成和丰富创作者的思想与表现语言。因此,我们不能再将拼贴简单地理解为糊贴,因为并非仅仅是浆糊造就了拼贴法,它给我们带来的理念以及对后来艺术的影响远远大于其方法本身。拼贴从开始的一种有形手法转变成为我们今天观察及存在方式的基本原则,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可以看成是生活拼贴的集体体现,东拼西凑、断章取义似乎成为这个时代的特点。拼贴以一种无所不包的形态呈现出来的同时,其意义本身也在消解,这样“解拼贴”观念的形成也就更显其特殊的价值。当现代绘画完全无视拼贴元素之间的视觉关系,画面变成简单地堆砌时,是有必要将拼贴语言产生的源头及发展脉络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把握,为解读运用拼贴手法的绘画作品提供一个依据和平台,这也正是我写这篇论文的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