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环境效应再检验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iao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近年来制造业产值位列全球第一,在2018年更是达到了30.5万亿元。是制造业第一大国。然而制造业产值的不断增加,并不意味着我国就处于制造业的高位,我国制造业与美国、德国、日本相比,仍处于低附加值、科技含量低、高污染阶段,如此庞大的产值背后带来的污染也值得关注。并且,我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中间品巨大的加工贸易量便是一大原因,而如此大规模的中间品的进出所带来的污染流动不容小视。但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地区与地区间存在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要素禀赋以及多年来政策的侧重点差异造就了区域间产业结构大相径庭。已有的文献主要聚焦于我国不同产业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贸易带来的污染流动问题,而聚焦于污染来源巨大的制造业,将贸易细分中间品贸易,并将地域细分为一国各个区域,在此基础上再和环境流动结合的研究极少。由此,本文提出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从贸易的流动探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流动。并考虑到地区差异,将中国分区域,并针对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时带来的环境效应变化进行区域对比分析,并根据区域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基于该背景,本文聚焦于中国制造业,将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IRIOT)嵌入全球投入产出表(WIOT),在充分考虑区域制造业进出口份额及我国制造业进出口系数不变的基础上,对输出的次区域制造业嵌入表(IRIOT-WIOT)进行了充分估计及调整。在此基础上,将二氧化碳排放量、PM2.5与次区域制造业嵌入表相关联,进一步测算了中国次区域制造业参与GVC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PM2.5变化量。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测算了2002年、2007年、2012年中国次区域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即GVC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制造业竞争力与环境排放量的相关性以及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对排放量的影响。进而,在各区域产业结构与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差异化减排措施及可能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内容框架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相关文献综述、行文结构逻辑以及相关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从数据到结果,具体介绍了针对制造业,将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拓展并嵌入全球投入产出表的过程及方法,并将其延伸至含有环境流动因素的区域-全球投入产出表;第三章,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环境的次区域制造业投入产出表,结合增加值分解所探究的出口结构探究各区域环境变化趋势,进行环境效益再检验。紧接着第四章测度了我国八大区域的制造业增加值的分解过程,在此分解基础上,衡量了各区域制造业的GVC指数,衡量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并进一步探究了全球竞争力与环境排放的关系。紧接着;第五章探究导致我国各区域产生该变化的产业结构及政策原因,结合第四章提出差异化减排措施;最后,根据以上内容做出总结,并给出一定的政策调整空间,归于第六章。通过分析,本文发现:(1)东部沿海区域和南部沿海区域二者增加值出口总额占到总出口增加值的一半,中间品增加值出口占比相较于最终产品增加值出口占比较高。整体来看,我国各区域这期间一直处于价值链下游。但是不论是中间品的增加值还是最终产品的增加值分布愈发均匀,区域之间的差异正在缩小。(2)从GVC地位指数来看,2002年和2007年在我国八大区域中,京津区域、南部沿海区域、东部沿海区域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最低。而在2012年中,东部沿海区域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上升,位于我国制造业地位第二,说明东部沿海地区增加值结构向上游改革。(3)在2002年至2012年期间,我国区域整体对外开放程度产生剧烈波动,开放度由强转弱再转强。(4)在2002年至2007年间,除东北区域向区域外转移了极少的二氧化碳量以外,其余区域均成为了其他区域及国家二氧化碳的“污染天堂”。而在2007年至2012年间,沿海区域其中包括东部、北部、南部区域以及西北区域对外实现了污染转移,尤其是东部沿海区域,向外转移占比接近50%。(5)我国制造业对于PM2.5而言,总体上实现了污染转移。其中东部沿海区域和南部沿海区域对外输出PM2.5总量分列第一第二,并且对外输出增幅维持高速。对于东北区域来说,可以继续着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重振东北工业“排头兵”的政策引导,该政策使制造业地位的不断降低的东北区域出现了转折,截止至2008年金融危机前,该战略仍发挥着作用。东北区域制造业竞争力在八大区域中较强,建议继续发展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制造业;而京津区域在撤出重污染制造业的同时重新布局,该区域的二氧化碳仍维持着输入的态势,因此,京津区域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值大但污染不可避免也较大的制造业,让这部分产值支撑轻污染、高精尖的制造业转型。该区域可以嵌入东北区域,借助地域优势,革新学习制造业技术,将主要排放产业源,逐步转移至东北区域,自身转而发展电子通信等设备制造业;对于沿海区域后续产业政策应在维持产业升级的情况下,应减少排放大、地位低的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向内陆区域输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使其摆脱要素陷阱,实现产业转型;而中部区域在跟随沿海区域发展的同时,化学工业及金属冶炼制造业的发展缺乏产业政策、地域优势,污染排放量大的同时竞争力却无法提高。中部区域或可借鉴西南、西北等区域,发展食品及烟草制造业,逐步探求工业技术升级。
其他文献
经验法则推定作为一种事实认定方法,是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事物之间常态联系的一种认识,其内在价值与常理常情相吻合。然而,因其特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适用上往往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且人们对其研究的也不够深入。因此,很多法官不敢轻易适用该方法,而是选择放弃对案件事实的积极探索,从而直接适用被称之为法官“保护伞”的证明责任让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虽然适用证明责任能够提升庭审效率,也能保护法官,但在很多案件
学位
诉前程序对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而言至关重要,它能够让人民检察院保持其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谦抑性与补充性,是人民检察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正当性基础。根据2019年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期间,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就占到了全国检察院所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的76.7%,而在2017年,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才占到2.17%。由此可见,自2018年《检察公益诉
学位
世界银行自2003年起每年都会对全球190多个经济体进行营商环境的打分与排名,2020年我国的营商环境排名为31位,其中我国的破产指标在全球190多个经济体中处在51名的位置,大大落后于31位的平均排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没有个人破产制度。2019年7月16日,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关于《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研究建立个人破产制度,重点解决企业破产产生的自然人连带责任
学位
近年来我国在深圳、北京和重庆等地开展试点改革,设立了一批集中管辖破产相关案件的破产法庭,旨在促进破产审判专业化、集中化和规范化。随着各地越来越重视破产案件,破产程序所涉及的税收债权实现问题也引发愈来愈多的关注,比如税收债权申报的计收标准问题、程序确定问题和清偿顺位问题。笔者的逻辑进路是以破产程序中税收债权实现的过程为基本框架,包括税收债权的申报、确认和清偿等内容,其中涉及了影响税收债权实现的各方主
学位
在我国金融领域中,商业银行承担着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职责,商业银行的发展与国家和人民密不可分。但随着市场准入机制的放宽,股份制银行及中小银行的不断引入,传统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分析在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式下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的演变,以及这种演变对各家银行绩效的影响,以便进一步厘清我国银行市场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对市场集中度和企业绩效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学位
民事法律行为作为私人创设法律关系之最主要方式,对其效力的评价直接体现了国家强制与私法自治之间的界限问题。基于“民事法律行为违反强制性规定并非一律无效”这一法律共识,最高人民法院于《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后文简称《合同法司法解释二》)、《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后文简称《合同纠纷指导意见》)以及《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后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越来越重要,党中央将其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对营商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其中一类是政务营商环境,其存在较大的问题。从营商环境的角度来看,企业认为这一内容存在极大可优化的空间,从政府改革方面来看,这一角度的改革也待进一步深化。从新时代政府“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出发
学位
近年来,民事强制执行工作力度加大,因权利竞合而引起的税收优先权适用争议也不少。涉税争议不仅阻碍了申请执行人权利的实现,降低了民事执行的效率,还影响国家税收入库。本文将实体法层面税收债权的立法趋势与民事执行参与分配的民法理论基础、价值选择相结合,在税收优先权地位动摇的情况下,辨明参与分配中不同权利的效力顺位,并主张建立民事执行中税收问题的衡平机制。本文正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民事执行中税收优先权
学位
在“三农”政策的影响下,乡村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农民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也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公共服务质量与农民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然而从总体上来看,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较差,公共服务水平非常低。党中央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当前发展过程中充分重视到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提
学位
纵观当代各国证券法,无不以保护投资者为核心要义,我国2019年修订的《证券法》特设投资者保护专章也进一步强调了保护投资者的内在价值。其中,为解决传统证券民事救济成本高、耗时长等弊病,引入了先行赔付制度这一发轫于经济实践的创新性纠纷解决机制。可以预见,先行赔付将以其“先行”高效、“赔付”充分的特点,在保护投资者权益、引导市场信用回归、维护市场稳定等方面展现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证券法》第93条的概述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