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储层工程品质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tombo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因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的与日俱增,常规油气资源将逐渐难以满足国际能源需求量。为此非常规油气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中的一种,具有含气面积广泛、资源量大、生产寿命长、产量稳定等特点,越来越成为全球勘探开发的热点方向。但因页岩气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以及自生自储等特点,加之页岩气藏与常规气藏相比,成藏机理与演化分布等方面都与常规气藏有着明显的区别,加大了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的难度,通常需要采用压裂技术进行增产改造。
  通过有效的测井评价方法,可以利用测井资料定性识别页岩气储层或定量评价页岩气储层的岩石力学参数等,从而为页岩气的资源量评价以及后期开发提供必要的信息。本文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页岩气定量评价中的岩石力学参数计算,基于岩石力学参数的研究结果,进行地应力解释、井壁稳定性评价等方面研究。
  定性识别页岩气储层,常规测井响应特征一般具有四高两低的特点,即高伽马、高中子、高声波、高电阻率、低密度、低光电吸收截面。页岩气储层工程品质参数定量评价包括泊松比、杨氏模量、剪切模量、脆性指数等岩石力学参数。
  页岩气储层通常比较致密,后期开发过程中都要进行大量的水力压裂。准确地评价页岩气储层的岩石力学参数对水力压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纵横波测井资料定量计算了岩石力学参数(杨氏模量、剪切弹性模量、泊松比、脆性指数),综合分析发现,该套岩石力学参数在说明岩石力学性质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指导页岩气工程开发。此外,基于岩石力学参数的研究结果,可以对地层压力特征进行解释与分析。
  页岩气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页岩储层的脆性特性对页岩气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脆性页岩有利于天然裂缝的发育和压裂后形成具有一定导流能力的网状复杂裂缝,从而提高页岩产气量。实际生产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矿物脆性评价,利用页岩矿物含量研究页岩脆性;第二种弹性模量脆性评价,利用测井得到的纵横波时差和密度计算岩石泊松比和杨氏模量,评价岩石脆性。
  虽然这两种方法都能评价岩石脆性,但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前者需要有化学元素测井资料,后者需要有阵列声波测井资料或偶极横波测井资料,但不是每口井都有这些特殊测井资料。因此充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建立矿物脆性与常规测井资料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达到评价页岩脆性评价之目的。
  基于以上方法,岩石力学参数计算、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地应力等计算方法与模型,编制一套较合理且完整的工程方面研究的评价分析软件。根据定性识别的页岩气层段,对页岩气储层进行工程上品质研究。对X-1、X-2页岩气井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处理结果基本与页岩气力学性质评价范围一致。因此,本文所设计软件处理结果对勘探、开发有着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在最近的几年里,石油的消耗总量逐年增加,低渗透储层油气藏在整个油田的石油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渐加大。水力压裂可以改造地层结构,在原本封闭的储层和井筒之间压裂出一条新的裂缝作为流体的新通道。此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低渗透储层油气藏的出油量,在当前的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充当着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水力压裂施工的同时,需要使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观测压裂过程中地层裂缝的空间图像,并对水力压裂的压裂效果做出符合实际
三维地质建模是指在地质,测井,地球物理资料和各种解释结果或者概念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图形技术,生成的三维定量随机模型。因此地质建模是一个涉及地质学、数据信息分析、计算科学的交叉性的,或者说是一个整合各种学科的手段。这样建立的地质模型汇总了各种信息和解释结果。所以是否了解各种输入数据信息的优势和不足是合理整合这些数据的关键。储层一般都会有多尺度上的非均质性和连续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
学位
文明寨油田是中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重要的老油区之一,从1975年地震勘探开始至今历经近40年勘探开发历程,先后发现多套含油层系及多个含油构造,其较高的产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现在虽已处在高含水开发后期,但仍然是中原油田分公司重点关注的区块。该油田位于河南省清丰县和山东省莘县交界处,主要在山东省莘县境内;构造上是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的次级构造中央隆起带北端的一个穹窿构造,主体是被两组走向NEE
研究工区位于西部凹陷西斜坡的中南部位,西起西斜坡下台阶,东至清水洼陷。西斜坡潜山仅在欢喜岭、齐家、杜家台山、胜利塘、曙光潜山预测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多集中在中、高潜山带上,而对于深层潜山及己探明潜山的内幕深层存在储量空白区,西部凹陷中南部古近系勘探程度较高,古近系有利目标寻找和落实的难度日益增大,而潜山勘探程度相对较低,有利勘探面积大,西部凹陷中南部潜山层系多样,既有太古宇、元古界,又有中生界。油藏
学位
油田勘探开发的过程中,油层产能评价占着十分重要地位,一方面它能评价并提高前期勘探的效果,另一方面它能为开发规划方案提供的一些基础数据。然而实现对储层产能进行定量、半定量的预测评价则仍处在探索阶段。目前,油层产能评价只能通过试油、试采数据或油藏数值模拟等手段进行预测,还没有一套能够利用常规测井资料预测油层产能的成熟方法。以渗流力学为理论基础的试井分析是广泛适用的油层产能评价方法,但是试井存在成本相对
学位
潜江凹陷是江汉盆地位于中部的一个凹陷,亦是江汉盆地重要的产油层系。在对潜江凹陷南部新沟地区的II油组白云岩储层段勘探开发的研究结果表明,新沟地区新下Ⅱ油组致密油资源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由于前期对于潜江凹陷新下Ⅱ油组的勘探重点在中部和北部,南部地区的勘探认知程度相对较低。  本论文以潜江凹陷南部新沟地区新沟咀组下段Ⅱ油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岩芯观测、薄片鉴定,综合、系统地对研究区新沟咀组下段Ⅱ油组地层
学位
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分布广泛,在横向上连片发育,分布面积广,砂体垂向上呈透镜状,一般在1~5米之间,砂体在垂向上具有由细到粗的反韵律或均质韵律。  席状砂分选磨圆好,平面的分布比较稳定,油藏的油气充注量高,但砂体厚度小,使其动用程度低,缺乏开发经验。  稠油具有高粘度、高密度、高胶质与沥青、少轻质馏分的特性,开采的主要技术思路是降低粘度,减小流动阻力及增大油层的泄油面积。对于薄层状席状砂稠油油层,注水
学位
新沟油田位于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南部地区,靠近总口向斜南部的继承性古斜坡上的新沟断垒带内,新沟咀组下段为江汉盆地的主要含油气层之一,凹陷南部具有较大勘探潜力,但针对其区域基础地质研究、岩性岩相展布规律、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有利储层空间预测、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富集规律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特别是对南部地区的致密油富集规律的认识还不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南部地区的勘探步伐。  本论文主要是以石油地质
学位
世界上一半的油气资源都储集在碳酸盐岩中,从而使得湖相碳酸盐岩研究在陆相含油气盆地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开展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储层特征及有利储层分布预测研究对于指导油气勘探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详细调研的基础上,以碳酸盐岩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及石油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数理统计等基础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及有机和无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等资料,对潜江凹陷南部新购地区
学位
由于受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成功经验的启示,中国国内学者开始关注页岩气这种非常规油气资源,并使其在近些年来逐渐成为油气资源研究的热点领域。当前,中国页岩气研究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依据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构造背景,以及国内页岩气与北美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而要成功实现大规模页岩气开发和生产并非易事。  与常规油气藏相比,页岩气赋存方式较多,储层岩石成分复杂,有机质类型丰度变化较大,非均质性较强,孔隙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