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7年科勒提出了顿悟的概念,挑战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学习理论“尝试—错误”学说,证明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是以“突变”而非“渐变”的方式发生,自此顿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自顿悟概念提出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吸引着研究者们的关注,大家熟知的问题例如双绳问题、九点问题、蜡烛问题、六根火柴问题等等,利用这些经典顿悟问题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实验。一般说来顿悟问题有三个明显的特征,顿悟问题的解决不需要学习某种特殊的认知技能;在解决顿悟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个障碍,而这个障碍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关键;这个障碍一旦被打破,问题迎刃而解,同时人们会有一种情感“啊哈”体验,以上这三个特征使得顿悟问题与其他问题区分开来。近年来研究者借助脑成像技术对顿悟的大脑神经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了克服经典顿悟问题在脑成像技术下的局限性,研究者们发明了很多新的研究方法。使用复合式远距离联想任务(pine, crab, sauce→pineapple, crab apple, applesauce) (Bodewen,2005; Mark Jung-Beeman,2004)来研究与顿悟相关的问题;谜语任务(他的位置上升是因为他的搭档的位置下降了→跷跷板)(Luo & Knoblich,2007; Luo, Niki, & Phillips,2004b; Mai, Luo, Wu, & Luo,2004),结果显示顿悟与ACC和左侧PFC的激活有关,这两个区域可能涉及冲突监测调节和打破思维僵局;字谜任务(有眼难觅→盲(J. Qiu et al.,2010; J. Qiu et al.,2008; Jiang Qiu et al.,2006),结果发现楔前叶与成功提取情景记忆相关,左侧额下回和额中回负责打破思维僵局形成一个新的联系,枕下回和小脑涉及视觉刺激的重组从而形成表征转换。另外还有研究者利用描点画图 (Wills, Soraci, Chechile, & Taylor,2000)以及魔术(Danek, Fraps, von Muller, Grothe, & Ollinger,2014)来研究顿悟。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Ludmer研究中的范式(R. Ludmer, Y. Dudai, & N. Rubin,2011)并进一步改进,用以探索模糊图片呈现的过程中所引发顿悟反应及其神经机制。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研究前期在寻找及筛选图片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实验一利用清晰图片对模糊图片的提示作用来引发顿悟反应,通常情况下在模糊图片与清晰图片匹配状态下更容易引发顿悟反应,而模糊图片与清晰图片不匹配则很难引发顿悟反应,当被试做出是否产生顿悟反应的判断后紧接着评定惊喜程度等级。结果证明利用模糊图片的确能够引发强烈的顿悟反应(80.9%的题目确定为产生顿悟;88.9%的题目确定产生非顿悟)。顿悟条件下反应时(M=2375ms,SD=579ms)与非顿悟条件下反应时(M=2573ms,SD=645ms)差异不显著t(33)=-2.146,p>0.01;在惊喜情绪等级评定上顿悟条件(M=2.72,SD=0.52)与非顿悟条件(M=1.15,SD=0.75)达到显著差异t(33)=12.45,p<0.001。结果表明顿悟的发生伴随着强烈的喜惊情绪,而顿悟不发生时则没有这种情绪体验。通过实验一我们证实了利用图片引发顿悟反应的可行性,为了尽量保证核磁实验过程中认知成分的纯净,我们只保留了模糊图片和清晰图片匹配的条件,同时在最后增加一张模糊图片。实验二中通过操纵图片的呈现顺序来控制实验条件,顿悟条件:模糊图片——清晰图片——模糊图片;非顿悟条件:清晰图片——模糊图片——模糊图片。对比了两种条件来探讨顿悟的神经机制,影像数据显示在顿悟条件减去非顿悟条件激活区域包括双侧尾状核体,右侧额中回(BA10),左侧旁中央小叶(BA6),双侧扣带回(BA24&BA32)以及枕叶区域。非顿悟条件减去顿悟条件没有脑区激活。BA10负责解释图片意义过程中新规则的形成,BA6的激活涉及对模糊图片意义错误理解方式的抑制,扣带回的激活反应图片原始表征重组过程中的冲突,双侧尾状核体负责顿悟过程中的情绪体验——愉悦的惊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