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首全球经济的发展,不难发现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中小企业广泛发展的时代,这一时期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极大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全球经济的持续繁荣、稳定发展。近几十年来,中小企业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优化、扩大就业、财政税收、国际贸易与出口创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经济十余年的“非理性”繁荣更是与其中小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对于我国来说,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在这短短的二三十年里,我国中小企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跨越,社会经济也从原有的国有、集体一统天下演化成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快速发展局面。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最具有活力的经济成份之一和技术创新的载体,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生产力新的增长点。
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各种各样的困扰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多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跨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时,却停了下来止步不前,更有甚者日渐衰败。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对中小企业进行了诊断,研究表明资金融通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融资困难极大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就融资问题而言,造成我国中小企业短寿的原因在于,以自有资金、民间借贷等作为资金来源的中小企业在创业初期可以获得广泛成功,但伴随中小企业的发展,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原有的融资模式已不适应,若不能实施融资模式的适时调整,就很难摆脱失败的厄运。
本文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的企业融资理论的回顾,借鉴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模式的发展,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不同成长阶段融资模式的特点及其面临的内外部融资环境,提出了构建多元化融资模式克服融资约束的发展目标,及优化中小企业内外部融资环境的对策。希望能为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模式选择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使之能够根据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适时地调整融资模式,突破融资困境,以实现其做强、做长寿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