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研究对象,针对黄连种植、产地初加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重点开展了黄连种苗质量分级方法、“壮苗稀植”栽培技术以及黄连药材产地初加工干燥技术研究,通过测定生长早期阶段黄连植株的生物量动态积累、不同器官的可溶性糖含量、氮磷钾含量以及反映黄连质量指标的总生物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醇溶性浸出物、灰分含量等的动态变化,通过试验验证建立了适合黄连种苗分级的简便操作方法和对应分级标准,通过不同移栽密度试验探讨了黄连“壮苗稀植”栽培的生理基础,通过不同干燥方式和干燥温度的比较研究评价了黄连产地初加工过程中不同干燥方法的优劣。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对于株高、叶片数等直观农艺指标呈现连续正态分布特点的黄连种苗群体,采用逐步聚类法可简单、高效的对种苗大小进行可靠分级。依据该方法,可将黄连种苗分为3级,对应的分级标准分别为:(1)一级苗:株高≥8.3cm,叶数≥9片;(2)二级苗:4.9cm≤株高<8.3cm,5片≤叶数<9片;(3)三级苗:株高≤4.9cm,叶数<5片。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一级苗到三级苗在移栽1个月后的成活率呈递减趋;移栽6个月后取样测定的结果表明,质量等级较高的黄连一级、二级苗的主要农艺性状和活性成分含量明显高于质量等级最低的三级苗;此外,与移栽时的种苗生物量相比,一级苗、二级苗、三级苗在移栽后6个月时的鲜生物量的相对增加率分别为20.72%、13.80%、5.02%,不同级别种苗之间的差异显著,说明本研究建立的黄连种苗分级方法能很好反映不同级别种苗之间的生长差异。2. 不同种植密度处理(本试验设置为3万株/667m~2、5万株/667m~2、7万株/667m~2、9万株/667m~2)显著影响黄连叶片数、株高和全株生物量,不同时期黄连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根冠比、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总生物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的含量。稀植有利于黄连移栽后早发,植株更健壮,光合作用进行更旺盛,在相同的生长期间内,稀植密度下黄连植株生物体量更大。不同密度处理下根茎干物质量之间关系为3万株/667m~2>5万株/667m~2>7 万株/667m~2>9万株/667m~2。黄连不同部位中可溶性糖、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总生物碱和4种主要生物碱含量高低顺序均为3万株/667m~2>5万株/667m~2>7万株/667m~2>9万株/667m~2。从种苗早发性、植株个体质量性状和生物碱含量积累角度考虑,3万株/667m~2密度处理为最佳。从产量角度考虑,对照组处理为最佳。因此,兼顾黄连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可适度降低种植密度。3.60℃、80℃、100℃、120℃等4个不同温度烘干处理下,60℃烘干处理下,药材的灰分总含量最低,总生物碱、醇溶性浸出物、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的含量最高。阳光晒干、大功率电热干燥、滚筒型明火干燥等3种干燥方式中,阳光晒干与大功率电热干燥方法在各质量评价指标中更优。另外,滚筒型明火干燥方法会产生明显焦黑状黄连干燥样品,经检测,其醇溶性浸出物、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等质量指标均达不到药典要求。阳光晒干与电热干燥所得样品则均符合药典规定。因此,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大功率电热干燥为最适宜的大规模黄连鲜药材干燥方法。该研究结果为黄连种苗分级、适宜栽培密度以及药材产地初加工过程中的干燥方法提供了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