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子靶向治疗在抗肿瘤的治疗领域中的地位与日俱增,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为代表的靶向抗肿瘤药物在肿瘤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应用过程中常伴随心血管并发症,其中高血压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血压控制不佳会导致有效抗肿瘤治疗的中断,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旨在剖析VEGF抑制剂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继发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究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与胃癌患者生存期改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及甘肃省肿瘤医院2016年7月至2020年7月间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胃癌患者共297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人口学信息、既往相关病史、化疗方案,以及历次住院治疗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胃镜、CT、MRI)、检验学资料(血常规、肝肾功、凝血功能)、诊室血压值及降压治疗的相关信息。电话或门诊随访患者服用阿帕替尼后血压的波动情况,并根据“不良事件常用术语评定标准(CTCAE)”进行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诊断和分级。根据是否继发高血压,分为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根据变量的性质选择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或非参数秩和统计Mann-Whitney U检验评估,并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描绘生存曲线,log-rank(Mantel-Cox)检验分析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与胃癌患者PFS及OS的相关性;最后采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与胃癌患者预后改善相关的独立因素。以上数据的分析均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的发生率:在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297例胃癌患者中,共有96例患者继发高血压,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发生率为32.3%。其中1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48例,占总发生率的50%;2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39例,占总发生率40.6%;3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9例,占总发生率9.6%;无4或5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的发生。2、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体质指数(BMI)、阿帕替尼剂量、高血压病史等因素与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手术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制定的体力状况评分、肿瘤转移数目、化疗方案与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的发生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2.89,95%CI:1.42-5.90)、阿帕替尼剂量(OR=2.19,95%CI:1.15-4.15)是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3、生存分析:(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所有胃癌患者、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及正常血压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 PFS)分别是7.2(6.3-8.1)个月、9.5(8.0-11.0)月和6.0(4.8-7.2)月,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m PFS改善显著优于正常血压组(P=0.006)。亚组分析进一步显示,2-3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和1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的m PFS分别为10.6(6.4-14.8)月和8.0(6.4-9.6)月,2-3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相比1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更能取得生存获益(P=0.03);所有胃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0.2(9.1-11.3)个月。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的mOS时间分别为12.6(10.2-15.0)月和8.7(7.5-9.9)月,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mOS改善显著优于正常血压组(P=0.001);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亚组分析进一步显示,2-3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和1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的mOS分别为15.3(11.4-19.2)月和11.5(9.9-13.11)月,与1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相比,2-3级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组中位OS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2)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单因素回归分析,肿瘤的转移、阿帕替尼剂量、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与胃癌患者PFS的改善存在关联(P<0.05),而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冠心病史、糖尿病史、ECOG评分与PFS的改善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进一步分析示肿瘤的转移(HR=1.45,95%CI:1.07-2.0,P=0.017)、ECOG评分(HR=0.74,95%CI:0.55-0.99,P=0.046)、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HR=0.65,95%CI:0.48-0.88,P=0.006)是影响PFS的独立相关因素;对于OS影响因素的分析,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示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与OS(HR=0.61,95%CI:0.45-0.83,P=0.002)的改善独立相关。结论高血压是阿帕替尼治疗胃癌过程中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发生率高达32.3%。年龄、BMI、既往高血压病史以及阿帕替尼剂量是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阿帕替尼相关高血压,尤其2-3级高血压(CTCAE分级)的发生与胃癌患者的长期预后具有相关性,即高血压患者PFS、OS较未发生者明显延长,提示发生治疗相关高血压可能是治疗有效的标志之一,因此在阿帕替尼治疗胃癌过程中,应积极监测血压,如发生药物相关高血压,应根据血压水平及其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治疗,而非盲目终止抗肿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