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企业内部企业IT治理的量化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T治理的概念自从上世纪90年代兴起后,学术界和IT业界对其内涵和发展已经做出了长期的研究。随着IT对现代企业的业务发展起的正面作用越来越大,国内外的诸多学者把IT治理在企业中的地位提高到了和其他治理范畴同等的地位,并承认IT治理确实能够助力企业,以实现其业务目标。近年来,在“IT治理”概念的基础上,学者们进一步提出了“企业IT治理”的概念,较IT治理而言更侧重“业务与IT的一致”与“IT创造价值”,并提出了企业IT治理更多需要由业务人员来进行指导。本论文介绍了学术界中企业IT治理理论的最新发展状况,以及IT业界发布的最新标准——COBIT5框架和Gartner IMM模型。在该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测算企业IT治理状况的方法,并可以使用雷达图直观地表现出来企业IT治理要素的成熟度或能力水平,供企业管理层参考、对比,并为企业接下来的企业IT治理前景做出规划。该方法不仅仅可以测算企业流程的完善程度(使用能力级别表示),也可以测算企业基础设施的成熟度(引入Gartner IMM成熟度模型)。同样的,如果能够引入某种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也可以用作评估企业IT人员的能力。最后,通过对R企业内部员工进行问卷调研获取数据,将数据代入该方法的测算方程后给出R企业的IT治理量化指标,同时也对员工满意度和IT治理动力要素的关联性做了一些讨论。
其他文献
本文在调查分析国内建筑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SJ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具体实际,引入战略管理及相关理论和工具,通过对SJ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并基于分析对SJ公司的战略
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民营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随着国家政策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外
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使现代建筑施工已成为一项十分复杂的生产活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就是对各项技术活动、技术工作以及与技术相关的各种生产要素进
期刊
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国民航因基础薄弱,一度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满足航空运输市场对运力的需求,国内航空公司开始利用国外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等
在如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对客户的关注和对自身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无疑对公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劣质量不仅意味着对客户可能会造成损失,更是公司成本中不可低估的
学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企业面临着崭新的竞争形势和强大的市场压力。因此,转变企业的质量观念,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己成为我国企业
学位